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134)

  后来史书记载,永昌十一年三四月,上京及京郊疫病死伤共计三万余人,影响颇大。朝廷事后频频颁诏,其意有四。一是免去受灾地区一年赋税,抚恤灾民,给银补给;二是将病疫征兆及药方编发成册,刊行各地,以遍有例可查;三是严惩病疫中妄想哄抬药价的富贾巨商;四是重新编纂刑律,对疫病中散布谣言、惑诱百姓之人定罪。随着诏书下达,六部郎官各司其职,遵圣令而行。

  春去夏来,柳丝拉长了水影,翠叶红花枝头招摇,艳阳映在水里晃晃荡荡地刺目。伊洛河畔文人汇聚,雅集流觞。白练中横陈着画舫船只,歌女客商迎来送往,热闹非凡。三个月前瘟疫带来的萧条,再不见半点迹象。

  上京城中消息最灵通的茶楼酒肆,话头一日三改。说书人口吐莲花,将天下各地趣闻妙事形容的如在眼前。内中夹杂了些宫闱秘辛,遮遮掩掩更让人好奇万分,难猜真伪。又提到此次病疫赈灾银两,乃东宫率先克己节俭以作表率,让朝中重臣慷慨解囊,以解百姓之危。还道太子在京郊辟了快地,为病亡之人建立义冢,三月来吊唁送丧之人绵延不绝。经此两事,京中上下无不称赞太子仁德,心怀百姓,有明君之风。月余前的东宫无德传言恍如一缕轻烟,在声声赞叹中消失匿迹。

  而柳如卿和林燕飞两耳未闻窗外事,对京中热闹是丝毫不察,连院中花开叶落都无暇查看。她二人为着白夫人遗言,这三月来潜心在白府编书。去年白夫人就传信各地济世堂,让他们将当地药材绘制成册送往上京。五月,各地医册纷至沓来,算上柳如卿两人绘制的图本,合计有一千三百余种药草名目。两人日夜不歇地校对药草名录、图本和解释,略有增删。

  直至七月初,所有内容校对完毕,为纪念白夫人,特命名为《白氏本草图经》,交于白老爷联系的书商付梓发行。

  第61章 骏马骄行踏落花

  清晨,圆圆的荷叶舒展开来,初阳为它铺上满面金辉。昨夜残留的水露晶莹剔透,在莲叶上滚来滚去,迟迟不肯跌落池中。

  放眼望去,碧浪如涛,舞动随风,荡起温柔的涟漪,时不时地现出几枝荷尖。层层翠绿掩映薄红,花蕾之上早早停驻着一只蜻蜓,欲走还留。白色罗帷迎风温柔飘飞,露出对坐的两个身影。

  殷元昭同往常一样,仍旧是一身青衣。柳如卿换了天水碧的襦裙,裙上印着青竹,尤其淡雅。

  月初《本草图经》编纂完成,白老爷怜惜她们辛苦,遂放了两人长假,道暂时不必去济世堂坐诊。林燕飞早前伤心亏了身子,这段时间不过是强撑了口气罢了,已经被家里接了回去,柳如卿才有了些许空闲。适逢昨日王府车驾来接,自雪竟巷回还时,天色已然黑透。待在远香堂用过晚膳,殷元昭瞧她面容疲惫,不意再扰她,嘱咐了瑶琴等人细心照顾便告辞离去。

  今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柳如卿不待人催就起了。远香堂的紫薇比之去年还要茂盛,密密的细香于风中摇曳。桥下的睡莲半开半醒,锦鲤不知疲倦地窜来窜去,浅黄深紫,红云忽聚忽散,煞是好看。瑶琴命人端来早膳,两人随意用了些。

  柳如卿得知殷元昭今日休沐,便兴致勃勃地备下棋盘,遣人去请。她连着几月没碰棋,手中着实犯痒。正巧殷元昭亦命齐越前来,说是莲池漫天碧色,荷花渐露姿容,邀她望荷亭赏景。两人心有灵犀,遂在亭中摆了棋盘,一边赏景一边对弈,可谓风雅。

  只可惜柳如卿水平本来就次,又许久不曾琢磨,技艺生疏不少。纵使殷元昭连让九子,也难逃一败。几局过后,不免有些意兴阑珊。她单手托腮盯着棋盘,碧玉棋子通透,恍如莲叶一色。棋盘之上,白子全面溃败,恰似池中尖荷,周身漫天翠碧,难以突出重围。她捏着棋子左看右看,摇摆不定,几经犹疑才下了一子,又觉不妥,正待拿起,就听到殷元昭轻咳:“落子无悔,才是君子所为。”

  柳如卿明眸转动,双眉一挑:“我又不是君子。再说,下棋不语真君子,堂堂肃安王爷竟还要与小女子为难,真没有大将风度。”俨然忘记前几局是谁耍赖闹着平局。

  殷元昭唇角勾起,眼中蕴起淡淡的笑意,难得见她卸了往日的冷静,满脸的灵动可爱,索性任由她去,还亲自捡了白玉棋子放在她的手心,示意她重新来过。

  柳如卿知道他有意调笑,瞪了他一眼,右手一卷,白玉棋子落在指间,温润圆滑。她尝试着在其他几处落子,无一不是败象。她偷偷抬眼,殷元昭却是不看她,自顾优哉游哉地浮了浮茶盖,一副不足为惧的样子。她撇了撇嘴,一脸不服气,却不知这副模样尽被殷元昭收在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