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141)

  不料殷元昭突然把她打横抱起,惹来一声惊呼,慌地她急忙勾住他的脖子,打断好梦一场。待反应过来,怒瞪了他一眼,随后拳头落在殷元昭的肩上。不过气力不济,只赢得一声闷笑。

  “你快放我下来。”即便四旁无人,柳如卿仍是止不住的羞意涌上心头。

  殷元昭也怕惹急了她,满足一己之私后便松了手。柳如卿双脚刚落地,来不及拢上乱发,直接跨出两步离他远些,警惕地望着他,谨防他再使出些她应付不来的招数。

  殷元昭哈哈一笑,走近自背后搂住她,埋首她的发间,低声道:“是我的错,柳姑娘大人有大量,原谅我这一回。”

  柳如卿轻哼,握住腰间的双手。想起他之前的模样,学道:“原谅可以,需得答应我两个条件。”

  殷元昭叹了口气,无奈道:“反正我已是上了贼船,还望姑娘口下留情。”

  柳如卿听了忍俊不禁,正色道:“你既晓得太妃找过我,必然也知道我心中所想。”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此事不难。”

  “这第二桩嘛,”柳如卿转身回望,目光坚定,“我还想从医。”

  殷元昭低眉看她,直让柳如卿心中忐忑不安。其实为着皇家颜面,要继续在外行医必定难上加难。只是她想起白夫人临终所言,仍是想争取,哪怕希望渺茫。如今见殷元昭神色,怕是一分希望也无,她不掩失望,问道:“不行么?”

  殷元昭轻笑,见白玉的面庞上显出一丝落寞,方道:“继续在济世堂行医肯定不行。不过陛下看过《白氏本草图经》,有意命太医署编纂医药典籍。许文正对你赞赏有加,你若是愿意,可协助他们编书,如何?”

  柳如卿闻言大喜,只要能继续从事医术相关,尽自己一份心力,编书与坐诊与她而言并无差别。她伸手勾住他的脖子,歪着头俏笑道:“肃安郡王果然是我的知音人。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殷元昭又劝慰道:“等日后我们离了上京,你想去医馆都随你。”

  柳如卿闻言一愣,松手站稳,问道:“离开上京?”

  殷元昭微微点头,解释道:“上京非是久待之地,待储君之事谋定,我会请调边疆。你可愿随我一起?”

  柳如卿听他提起再谋储君事,心中难免讶异。思及传言,太子与魏王都不是易与之辈,若是任由他们掌握大权,即便活着也是芒刺在背。为今之计,只有让嘉平帝改立太子,于他,于肃安王府才是良策。她心中抵定,抬眼却见殷元昭眸中露出一丝担忧,想到他最后一问,不禁起了逗弄之意:“我若是不愿呢?”

  “你不愿意?”殷元昭板着脸问道,“你不愿意是想跟了谁去?”

  柳如卿听他言语中笃定,戏谑道:“难道天底下我只能嫁你不成?”

  两人四目交接,殷元昭笑道:“非是必须嫁我,而是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愿娶你这位爱吃醋的小娘子。”

  柳如卿不服气地道:“总有人愿意。”

  “是是是,你是周瑜,我是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柳如卿噗嗤一笑,正色道:“天涯海角,我都随你去。”

  夕阳殷红,映照的瀑布水帘变幻,如朵朵彩霞落入山林。远处倦鸟归巢,窸窸窣窣的穿林拂叶。殷元昭将柳如卿扶上“奔虹”,自己牵马前行。待过了只容一人通行的窄道,两人方又同乘一骑,自原路返回。等回到肃安王府,弯弯的月牙悬挂于空,耀星闪烁,又是一年七夕将近。

  翌日,柳如卿醒来方觉浑身疼痛,想是昨日骑马用时太长。不过她尤感新奇,问明白马系于何处,便拉着琼箫瑶琴过去查探。说来奇怪,白马仿佛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见她三人前来,对着柳如卿摇头摆尾,似是乞求原谅,比之昨日不知温顺多少。

  琼箫小孩心性,大着胆子凑近了,摸摸它的耳朵,脆生生地道:“姑娘,它在向你说话呢。”

  一旁的马夫添了一把草料,见状生怕她要骑马,连忙阻止:“王爷吩咐了,这匹马烈性未尽,暂时让姑娘们不要靠近。”

  柳如卿知他好心,笑道:“放心,我们就是看看。”

  琼箫歪着头又问:“王爷的马叫‘奔虹’,姑娘这匹马有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