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85)

  “这是第三次了,”柳青云愤愤不平数着手指,“前两回还有个理由,这次直接闯进家门把我关了进去。”他大口进了一碗茶,继续道:“我之前还以为自己是白日里撞鬼——运气太背。现在才明白过来,估计是知道王爷您要来,怕我出来拦轿喊冤,坏了他们的好事。”

  “牢狱里可还有这样的?”

  柳青云皱眉:“这就不清楚了。牢中关押的人犯太多,我也不曾与他们说过话。”他饿极了,闻着香味眼睛不自觉地瞄了瞄。

  殷元昭将点心碟子往他那里推了推:“你不曾想过上告?”

  柳青云指天发誓:“怎么没想!第二次出来我就想去上京,反正也要进京赶考,早去晚去也无甚差别。民告官不就杖三十,能为民除害也是男子汉当为。”

  殷元昭听他扯了一堆,仍未说道点上,又问:“却是为何?”

  柳青云搁下茶碗,抹了嘴角的点心屑末,嘿嘿气道:“这群混账王八蛋竟派人日夜盯着,哪怕你跑得出锦州城,半路也能给你逮回来,地痞流氓尽是他们的耳目。”继而歉声道:“头两回出来后,经常有人到我跟前来纠缠。方才见王爷提起此事,还以为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冒犯了王爷,实在是对不住。”

  殷元昭摆摆手表示不介意,心中暗道:难怪锦州城中诸人皆不谈政事,想来是身边皆是暗探。如此一来,“风言闻事”岂不是收效甚微。锦州下辖十三县,要真一个一个走访,耗时费力不说,王宪等人岂会干坐一旁。

  柳青云见他面露忧色,问道:“王爷可有疑难未解?学生愿效绵薄之力。”

  殷元昭抬眼看去,柳青云双眸神采奕奕。忽而灵光一闪,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柳青云听了抚掌大笑,不停点头称好。

  “王爷,我在锦州也结交了几位朋友,届时请他们上堂作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齐越两人听得房中一夜未停,声音时高时低,心中亦是涌起兴奋之情,恨不能今日就解决了锦州这桩事。

  第38章 一试矛兮一试刀

  殷元昭顾虑的没错,“风闻言事”初行三日,几无成效。

  一是王宪等人阳奉阴违,颇不配合。碍于身份没敢明目张胆地从中阻拦,只是殷元昭传唤之时,或是借口公事繁忙,或是称病告假。除此以外,地痞流氓日日混迹于道旁,扰得人烦不胜烦。二是锦州百姓被禁言已久,又察觉附近有官府耳目,惧怕王宪等人余威,一时之间皆持观望姿态,不敢多言。故而前三日城门口可说是门可罗雀,往来行人皆避之不及,唯恐一个不慎就惹祸上身。

  等到第四日半上午的时候,锦州府衙的登闻鼓破天荒地被敲得震天响,似要冲破云霄,以达天听。

  晴空碧蓝如洗,仿佛也被鼓声所惊,忽而云翻霞滚,严丝合缝地挡着日阳,不透半点光亮。

  锦州多年未有此事,不止王宪等人听得心有疑惑,便是锦州百姓,听见鼓响亦是呼朋唤友,远远隔着看热闹。

  在后堂商量了几句,王宪才带着韩敏整了官服步入公堂,抬眼一看,殷元昭已在案桌后坐得稳稳当当。两人心中一凛,恨不得能立刻送走这座瘟神,然而愿望难遂,仍是不得不赔笑在旁边落了座。

  殷元昭见他们坐定,也不与他们客气,直接道:“来人,传击鼓者上堂。”

  柳青云听到传唤踏进公堂。他今日换了一身蓝布衫,衬得人十分清俊。

  韩敏本来眼皮就跳得厉害,见是柳青云击鼓,下巴都要落到地上。这人明明被关在大牢,怎么又出现在公堂之上。他倾过身子在王宪耳边低语,王宪眼中精光一闪,吩咐了几句。韩敏立马招手唤来衙役,让他即刻前去问明柳青云之事。

  “草民柳青云,参见王爷,两位大人。”

  殷元昭道:“柳青云,你击鼓所为何事?”

  柳青云嗫嚅了一下,朝旁边先看了两眼,故作叹道:“王爷,草民、草民不敢说。”

  韩敏默默“呸”了一句,皮笑肉不笑地道:“柳青云,你好大的胆子,既不敢说缘何击鼓。王爷,此人分明有意扰乱公堂,按律当杖二十。”他自殷元昭初次升堂不曾用刑,便知他顾忌刑律。这对他们而言,却是可以以此作筏让他受制,因而处处拿刑律作为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