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_作者:青色兔子(96)

  原来窗外那谒者手持的竹简上,记录着真的“赵虎”的体貌特征。

  “大人,这人刚来的时候,下官接引之时,就觉得不对,跟咱们这册子上的人压根不似一个人。您看,这上面记载的赵虎,是信都荒山人,是个白脸膛,身长有八尺之高,身材魁梧,年龄三十,颈后还有两颗痦子。”

  “可是您再看里面第二排左首坐着那人,分明是个黑脸膛,身长不足七尺,模样文弱,更何况年纪一看,少说也得五十了。下官怕其中有误会,昨日特意趁沐浴之时观察了,这人颈后根本没有痦子。大人,这人不是名册上的赵虎,是个冒名顶替的!”

  “此事干系重大,下官不敢隐瞒。大人,您看?”

  赵高接过竹简来,眯眼扫了一眼,一摆手止住谒者的疑问,道:“你这桩差事办得细致!等着升官发财!”

  这个假赵虎冒名顶替入咸阳,一定所图甚大。

  可是被他赵高查出来了。

  那么皇帝对他好感度的提升也一定会很大!

  “把人看紧了,别声张!”

  赵高绷着脸走出偏殿众人视线范围,再忍不住,笑成一朵花,脚步轻盈往章台宫邀功去了。

  那边萧何悬着心,下课后找机会跟张耳说了。

  张耳毕竟是冒名顶替的,一开始也心跳乱了一会儿,可是迅速镇定下来。

  两人打算静观其变。

  观了三天,发现一定动静都没有。

  张耳笑道:“萧老弟,怕是你多心了。你是知道我身份的,难免会多想。可是旁人看来,我就是那个赵虎。”

  萧何没再说话,可是心中始终怀着隐忧。

  第四天,谒者来带着他们去一处大宫殿,虽然不是章台宫,却是也相差仿佛,这是要提前学习陛见的礼仪,怎么入场,怎么退出。

  于是七八组共四十人都集合起来。

  正是张耳久等的机会!

  这四十人中大部分是草莽,仅有几个文士,一看身板模样便知。

  张耳瞅准了其中一个,凑过去轻轻一撞。

  “啊呀,真对不住!”张耳扶住那文士,笑道:“在下信都赵虎,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那文士单薄,被他一撞险些倒地,狼狈起身,不悦道:“在下范阳蒯彻,赵兄走路不看人的吗?”

  张耳听得这名字便是一愣。

  那蒯彻说话间已是抬起头来,看见张耳,也是一呆。

  两人竟是认识的。

  你道这蒯彻是谁?便是后世所说的辩士蒯通。

  后人为避讳汉朝皇帝刘彻的名字,改称“蒯彻”为“蒯通”了。

  这蒯通在历史上,也颇是个人物,与韩信、刘邦都有故事流传下来。

  第50章

  蒯通, 就是那位劝说韩信自立齐王、三分天下的著名辩士。

  当时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 正是韩信自立的好机会。

  可惜韩信当时感念刘邦共衣之恩,犹豫了两天之后, 拒绝了蒯通的提议。

  蒯通见韩信不采纳自己的建议, 于是装疯做了巫师。

  等到吕后杀了韩信, 刘邦把蒯通捉来, 问道:“当初是你劝说韩信反叛的?”

  蒯通答得痛快,“是我。韩信不听我的建议,所以死了。”

  刘邦于是就叫把他给煮了。

  结果蒯通喊冤。

  刘邦奇道:“你自己也承认唆使韩信反叛之事,如今还有什么冤好喊呢?”

  蒯通不愧是名辩士,说了一个叫人只能骂他鸡贼的比喻。

  蒯通是这么说的:

  “做狗的呢, 冲着主人之外的人吠叫,是它的职责。”

  “我从前只知道齐王韩信,不知道还有您呐!”

  “您怎么能因为我尽忠职守,而烹杀我呢?”

  “况且暴秦无道, 天下有能力的人都在逐鹿, 不过因为失了时机或是能力不够,未能问鼎。可是您能够把他们全都杀光吗?”

  蒯通这个把自己比做狗的行径,非常形象,又很投刘邦无耻的品味。

  于是刘邦就把他给放了。

  后来, 曹参做了相国,还请蒯通做了宾客。

  这蒯通, 也算是个奇人了。

  至于张耳为什么会和蒯通认识, 还要从武臣说起。

  大家还记得可怜的武臣?

  他原本是陈胜旧时好友, 领兵攻掠从前赵国的地方,结果被张耳、陈余一顿骚操作,莫名其妙就自立为赵王了。又命途多舛,派出去的大将李良遇到了夏坑坑。在夏坑坑一顿忽悠下,李良心思浮动起来。阴错阳差又没有防备,武臣就给李良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