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登基之后_作者:挖坑要填坑(240)

  事已至此,温思齐所能做的便是撩袍跪下,认真道:“罪臣温思齐叩见皇帝陛下。”

  皇帝未停下手中动作,目光也依旧落在龙案上,道:“温卿平身。”

  “罪臣不敢起身。”

  皇帝淡笑道:“温卿何罪之有,朕何以不知?”

  温思齐垂首道:“臣对昭仪娘娘旧情难忘,仍存其画,实乃大罪,但昭仪娘娘对臣,早已斩断情丝,望陛下明鉴。”

  皇帝闻后不言,片刻后,道:“温卿的那些画,朕每一幅都瞧了,画得很好。”

  若是平日,温思齐早便道,陛下谬赞了,但此刻不比常日,若再道陛下谬赞,那便是作大死,现下最好的法子,便是不言。

  惴惴不安的臣子,到了如今这情况,本就什么话都不该说,多说只会多错。

  温思齐等着承受皇帝陛下身为夫君的雷霆之怒,却没料到,良久后,他只等到了一句令其惊诧万分的话。

  第77章 诀别

  “温卿的那些画, 朕一年多前,便瞧见过了。”

  温思齐抬首,惊道:“陛下怎会……”

  皇帝轻描淡写道:“那时, 温府上有朕的人。”

  皇帝既安置了眼线, 那便言明天子对温家有疑, 君王的疑心,决计不是三言两语能打消的,但到了此刻,有些话还是须得说出来,以表忠心。

  温思齐一听皇帝这话, 忙神情肃然, 道:“温家上下对陛下绝无二心, 尚书大人更是一心扑在朝堂之上, 恨不得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淡笑道:“温卿放心,温尚书的赤胆忠心,朕从不曾有过分毫怀疑, 朕派人盯的不是他, 而是你。”

  “臣?”

  莫说是那时的温思齐了,就算是如今的大理寺少卿, 也委实没有什么地方值得皇帝安置眼线、心存戒备的。

  “那时京城中, 尚未婚配、口碑极佳的世家儿郎,朕都派人去查探过。”

  温思齐道:“陛下初登大统,是应广纳贤才。”

  话虽如此, 但温思齐的腹中不禁又生疑窦,这广纳贤才何以要求“尚未婚配”?

  皇帝瞧出了他面上的不解之情,接着道:“广纳贤才,是次要的,朕此举,不过是为了给人选夫罢了。”

  天下皆知,皇帝陛下膝下无女,也无姐无妹,那天下间还有哪位女子有这般大的脸面,让皇帝陛下替她亲自选夫?

  联系到之后的事,温思齐很快便猜到了答案。

  他惊问道:“陛下此举,是为给那时丧夫的月上女王选夫?”

  皇帝微笑道:“不错。不论是你的修养、品性、还是才学,皆堪称上上之资,朕早便觉你应当是她的良配,但却一直下不定决心。怕你嫁到月上后,心有不甘,到头来,凑了一对怨偶出来。”

  “但待朕瞧见了你藏着的那些画后,便明白了,此去和亲,非你不可。若非真情倾注,岂会绘出那般惟妙惟肖的画卷,若非念念不忘,又岂会一直珍之藏之,还时而取出来观之赏之?”

  说到此,皇帝叹了一口气:“幸在,朕未看错你,也未看错你的痴情。”

  温思齐清楚地记得一年多前的那夜。

  那夜,他忽然被皇帝陛下传召入宫,入宫后,所听闻之事,更让他止不住浑身发颤。

  皇帝陛下竟要他前往月上和亲,嫁给那个他心心念念七年之久的女子。

  圣旨下来后,他的娘亲因此晕了过去,连自己那位对皇帝陛下素来赞叹有加的父亲,也委实看不懂陛下此举,只觉祖上坟未埋好,否则这等衰事何以会落在自家儿子头上?

  前途无量、本应在官场青云直上的大好儿郎,如今竟要去个女尊小国当憋屈至极的王夫,谁知晓了会欣喜?谁又能真心无怨言地走上这一遭?

  双亲始料未及的是,温思齐很欣喜,也愿心无怨言地走上这一遭。

  在他瞧来,此事绝非灾事人祸,而乃天降奇缘,好似老天显灵。

  若非老天显灵,他岂会娶到那个原以为今生今世都无缘相见的女子?

  他与她,隔着大海,隔着国界,还隔着截然相反的纲常伦理,本应当是决计不会再有交集的两人,却因皇帝的这道无心圣旨,结成了一对夫妻。

  如何能不喜,如何能不悦,如何能不欣然往之?

  哪怕,到了月上后,他发觉有些事仍不能遂己缘,但能在旁默默地瞧着她、守着她、护着她,便已然是老天爷给自己的最大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