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召见他们,他们都没向父皇禀告此事?”太子问道。
刘彻叹气“这事怪吾,吾从未问过。对了,仲卿,大郎和三郎此次随你出去,路上有没有喊累?”
“没有。”卫青下意识看太子。
刘彻注意到他的表情“他俩在路上干了什么?都不能让太子知道。”
“微臣不知该怎么说。”卫青把大郎杀死匈奴左大都尉,之后的表现告诉太子,看到太子不敢置信,“微臣也被大郎给惊着了。”
刘彻想到早年大郎拔剑杀江充,反倒不意外,“除了这件事,没别的?”
“没了。”卫青道,“只是听大郎的意思,匈奴再敢杀人掠物,他就亲自领兵打到匈奴王庭。”
刘彻瞥一眼卫青,心想,若不是他俩去年才十二岁,他俩可不会让你挂帅,“此事过几年再说。仲卿,先回去歇息吧。”
“喏。”为了早点回来,昨天晚上赶一夜路。并不是卫青让将士赶路,而是将士们归心似箭,不愿意睡觉。卫青昨晚没睡,早上还没吃,又困又饿,刘彻话音落下卫青就起身回去了。
卫青走后,太子就对刘彻说他想去看看大郎和三郎。此次大捷堪称刘彻登基以来最大一次胜利,损失千人,灭敌七万,还送一个匈奴单于,刘彻高兴得恨不得出去狂奔谢苍天祭后土,因太子在,他不好表露出来。
太子要走,刘彻摆手,赶紧走。太子走后,刘彻仰天大笑,笑了得有一炷香,黄门令都想去请三郎来给刘彻看病的时候,刘彻止住笑。
翌日上午,史瑶盯着大郎和三郎抹上面脂,才同意他俩和二郎、四郎出去。大郎走出长秋殿就拿汗巾擦脸,“我又不是女人,抹什么面脂啊。”
“母亲是见咱们的脸吹裂了,才让咱们涂抹。”三郎道,“你现在擦掉,晌午回来母亲看到你的脸干了,肯定会亲自给你抹。”
大郎手一顿“不会吧?”
“会的,会的。”四郎坐在二郎胳膊上,看看三郎又看看大郎,别提多高兴,“母亲早上还给我抹呢。”
二郎把他放在车上“是昨天早上,今天早上是我给你抹的。”
“嗯,昨天。”四郎不在意这些小事,“大兄,阿兄,二阿兄铺子里有好多好玩的,我带你们去。”
“今天哪也不能去。”
三郎扭头看去“父亲?不是去宣室吗?怎么又回来了?”
“快去换衣裳,随孤一起上朝。”太子道。
大郎“我们十三岁也可以参加朝会?”
“想多了。”太子道,“听你祖父的意思,今日会当着众封你们为王。”
二郎忙问“小弟呢?”
第135章 太孙四郎
太子笑着说“应该是立四郎为太孙。”
“太孙是什么啊?父亲。”四郎很好奇。
大郎“太孙就是太孙。等你学会骑马就知道了。”
“骑马?”四郎突然想到, “大兄, 我长高了,可以骑马吗?”
大郎“不行,你还没马高, 忘了啊?”
四郎忘了,他想到昨天看到的那些高头大马,也知道自己没法骑,“大兄, 我们去换衣裳吧。”
大郎不由自主地想起四郎昨天穿的红衣裳, 笑道“四郎, 今天也穿红衣戴红帽好不好?”
“大郎别闹。”太子道,“孤在这里等你们两炷香。”
三郎扯一下大郎,“走吧。”
兄弟四人昨日睡在永寿殿,史瑶的意思是在永寿殿歇两日再搬回去,宫女就把大郎和三郎的衣裳拿过来。兄弟四人进了永寿殿,三郎才说,“太孙的事早点定下来,父亲也好光明正大地给四郎择师。”
“还要择师?”二郎道, “你教他不就好了?”
三郎摇头“我不行。”
“为何?”诚如三郎所说,论治国大郎不如三郎。大郎虽不服气, 他成了亡国之君是不争的事实,他以前也没亲自教过他儿子,“我记得母亲说过,你以前的那个很不错啊。”
二郎跟着点头, “对,母亲说我大侄子很厉害。”
“大侄子是什么?”四郎见三位兄长聊天不理他,不甘寂寞扯一下大郎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