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叼走小相公(重生)_作者:胡八椒(37)

  “哪里哪里,我这愚见不比乡野农夫的笑谈高明得多,莫要给我戴高帽子了,当不得当不得啊。”孟夫子捋着花白胡子连连摆手,不肯轻易附话。

  “说起乡野农夫嘛,这东县原先靠着农耕发家,土肥地阔,却是一个天然的粮仓选址。只是外商涌入打乱了生意节奏,如今人人趋利而为,苦于无人来经营农事,以至于白白浪费了这么个宝地,实在可惜啊。”

  李琰逮着契机便开始高谈阔论,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孟夫子听他话里有话,也不接茬,只做茫然不知,呵呵干笑了两声便把话题带了过去。

  李琰这位小郡王也不是蒙昧种子,拐了个弯子上来圈话道,“老师如今在这县里摩挲书本可是屈才狠了,我有心替您安个舒坦位子坐坐,不知老师意下如何。”

  孟夫子话里停顿片刻,垂下眉目淡淡向他说道,“老朽冒昧多言一句,阁下今日寻上门来,是借以什么身份呢?”

  李琰不忙作答,冲他徐徐一笑,“老师这话可是说得生分了。”

  “若是以故人身份前来拜会,我自以诚相待;若是借着官道人物的资历,别有他意登门造访,请恕老朽不识抬举。”孟夫子发出一声长叹,把心中所想尽数倾出,并不打算跟他话里打太极。

  李琰薄唇紧抿,英气的眉宇微微一拧,语气迟疑道,“老师也曾胸怀经纬鸿图,逢人嫌隙仓促离开官场,这些年来心中就当真不遗憾吗?”

  “东县水土养人,老朽于此静心沉淀,唯求老来安宁,属实不存韬光养晦的妄想。”孟夫子苦笑着摇了摇头,端起瓷杯抿了一口香茶,神态很是从容。

  他早就猜中这小郡王今日上门必有他求,只佯装不知而已。

  孟夫子虽远离官场多年,近来与客闲聊却已有风声入耳,对朝中局势略知一二。如今这小郡王李琰一心为他大哥弘亲王铺路,倾轧暗斗的事情没少做,现下正是用人养需的时候,自是要多方走动以便广纳幕僚。

  他是吃过大亏的人,深谙这当中的厉害关系,无论如何都是不肯轻易复出的。

  “老师,您还在为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吗?”李琰抿了一口茶,把手里的白瓷杯轻轻搁在桌子上,抬眼看他。

  孟夫子刻意错开他的目光,指腹摩挲着杯沿,低下头去沉吟不语。

  “大哥说了,只要您肯复出,过去的事情他会尽力补偿。”李琰不动声色地揣摩着他的神态,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厚实的信封放在桌子上。

  “这里面是大哥为您在京城特地置办的房契、银票等物,若得您首肯,即刻便可叫人启程打点。”

  孟夫子闻言含笑,想也未想,抬手把那沉甸甸的信封拂了回去。

  “一朝错步,我赔上了妻小跟前程,孑然一身,挣着一条孤苦老命返乡苟活。早几年的时候,唯恐他人寻衅,几次搬家躲避耳目,才得来这份清净。大人们到底还想要怎么样呢,权且施舍我这老头子一点怜悯之心吧。”

  他的语气很平静,目光悠悠,恰似一块绿石无声没入不生波澜的碧潭。

  “再者,小郡王,东县是个清净地方,不要把它当做你们谋需的据点。”

  李琰落座在旁沉默半晌,向他开口道,“罢了,人各有命,学生往后再不上门叨扰老师便是。”

  孟夫子释然地呼出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捆扎严实的茶包,交与他道,“今日待你不周,往日也无机会再见。这遭新茶不错,你且带回去尝一尝,权且算作我这做先生的一点心意罢了。”

  李琰双手接过茶包,略一点头,十分洒脱地从椅子上起了身,向这恩师行了一揖后,带着侍从一道走了。

  第24章 晋江独家连载|小郡王(2)

  “爷,咱们就这么走了吗?”

  “不然怎么办,这孟老又不是一块玉佩,叫你随手抢过来就能往腰上挂。”

  李琰回头扫了身后的侍从一眼,脸上带着两分沉郁神色似笑非笑。

  “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连枫,谁都能动,老师不能。”

  李琰站在台阶下面负手而立,微风一动,从枝缝叶隙中漏下的日光,落在小郡王的眼里碎成了星子,恰到好处地点染了他的英朗侧颜。

  半晌,只听得一声叹息,映上李琰眼底的落寞。

  “如果锦锦还在的话,不会希望她的父亲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