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子语回到家后把背篓直接交给了她娘,就去自己屋里关上了房门。
牧子语的娘牧李氏已为昨天天晚,牧子语在城里过了一夜,也没在意。
牧李氏从框里拿出上面用粗布隔开的粗盐和卖绣品的钱袋,粗盐放厨房,钱袋去拿给后婆婆牧金氏。
自从两年前,自己相公的亲娘,牧文氏去世后,这继婆婆牧金氏就蹦跶起来了。
原来的婆婆牧文氏还只要自己相公的工钱,自己绣品的钱就让自己存起来,留做私房,可是自己这继婆婆却是不容媳妇兜里有钱的,若不给就撒泼打滚,骂她不孝。
牧金氏是个眼皮子浅的,在妓院做过两年三等妓女,身上总有一股子风尘味道,因为会伺候男人,被牧子语的爷爷在家境还不错的时候抬回家做了个贵妾。
牧子语的太爷爷牧老爷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再往上考。
而是在家办了个私塾授课育人,举人种田不用交税,后来慢慢的积攒下了大笔的家业。
只是,到了牧子语爷爷这一代的时候,刚好赶上国家改朝换代,动荡不安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大点的孩子先后夭折,只剩牧子语的爷爷这一个孩子。
所以牧子语的太奶奶就宠着惯着,生怕她的这最后一个孩子再有点什么不好。
老太太不是没有想过再给牧老爷子找个小的,但终究不够大度,牧老爷子也觉得有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就够了,一个是他年纪大了,一个是他也不热衷房事,老妻贤惠又陪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就不想再给老妻添堵。
可是,等他们发现把儿子宠歪的时候,已经晚了,儿子和一帮子狐朋狗友去了几趟妓院后,就经常夜不归宿,甚至有时一掷千金的打赏某些妓子。
刚开始,老太太觉得是因为儿子大了,但还没有娶妻,所以心有点野。
就和牧老爷子商量着,给儿子娶了个落魄人家的大家闺秀。
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妻,牧子语的奶奶文氏家虽说现在落魄了,但在动荡前那可是正正经经的官家小姐,并且长得也不错。
牧子语的奶奶比她爷爷大了几岁,但老太太觉得大点知道疼人,也不嫌弃,婆媳关系处得很好。
牧子语的爷爷刚娶她奶奶的时候也的确在家老实过几年,但后来随着牧子语的爹爹牧逸风的出生,牧文氏就把心放在了牧逸风身上。
再加上老太太生病去世后,牧老爷子把心思都放到了教学上,也就没有再管束牧子语的爷爷了,于是,牧子语的爷爷又犯了男人的通病,这次还在外面养起了外室。
牧子语的太爷爷一过世,就急着把外室娶回家做小,因为他的外室怀孕了,虽然庶子得的家产少,可那好歹也是少爷,比起私生子还是要好听不少不是。
牧子语的奶奶虽然心有不喜,可是想着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比在外面胡来的好,也就同意了。
谁知道,这牧金氏是个拎不清的。
第3章 牧家往事(2)
谁知道,这牧金氏是个拎不清的。
远不如牧文氏贤惠,牧子语的爷爷渐渐得就偏向牧子语的奶奶了。
牧子语的奶奶再不济,那也是真真切切在大宅生活过的女人,手段自然不是牧金氏这个三流妓子可比的,只是几次就让牧金氏老实下来,伏低做小了。
牧子语的爷爷也息了休妻的念头,主要还是牧子语的爹爹牧逸风,在这一年以年仅十二岁的年纪考上了秀才,还是三连第一的案首,最重要的是不但有禀膳,还能免田税,最最重要的是秀才爹,出去谁都会高看一眼啊。
牧子语的爷爷虽然也上过学,识得字,但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加上老爷子去世,家里的田又多,他又不善经营,还花钱大手大脚,已经卖了不少地了,若不是牧文氏后来把掌家权握到了手里,又限制了他的花费,说不定这偌大的家业就要败到他手上了。
牧子语的爷爷长了一副好皮囊,若非这样,牧子语的奶奶也不会在相看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牧子语的爷爷。
相处过后,才发现牧子语的爷爷是中看不中用的花心枕头,没胆的怂货,这点也遗传到了牧子语的身上,胆小怕事。
所以牧子语的奶奶,看清楚这点后,也渐渐对她爷爷失望了,可是已经上了贼船,就算下来了,也已经湿身失心了,所以,只要牧子语的爷爷不过份,她奶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日子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