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商_作者:南晓痴(4)

  牧金氏后来生了对龙凤胎,可是姐姐生下来就夭折了,只剩下一个儿子,死活不愿意把儿子交给牧文氏跟前帮她养,牧文氏刚好心里也膈应,就准了牧金氏自己养。

  牧子语的爷爷也不管这些后宅的事,整天的不着家,拿着银子喝酒听曲逛窑子。

  牧金氏在家里仗着儿子小作了几次,彻底被牧老爷厌弃后,就躲在后院安心教起了儿子。

  只是牧金氏教得儿子和他爹学了个十成十,牧子语的爹牧逸风是十二岁考上了秀才,牧子语的二叔牧易松则是十二岁睡了自己的丫鬟。

  再后来牧逸风考上举人准备往上考的时候,传来牧老爷的死讯,牧老爷死在了一个寡妇的肚皮上。

  这件丢人事成了这个小镇的茶余饭后人们为数不多的笑料,可不是么,镇上书院老举人牧老爷子的儿子,小举人的爹死在了寡妇的肚皮上,那寡妇惊天的叫声可是惊动了不少四邻八舍。

  牧逸风因为这件事被取消了往上考的资格,没有把他的举人除名都是看在牧老爷子的面子上。

  牧文氏感觉这事丢人,就卖了镇上的房子全家搬到了乡下住,那个时候牧子语已经八岁了,一直教养在牧文氏跟前,牧文氏一直按照大家小姐般的教养她,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吧,但女红中馈管家还是学得很不错的,再加上牧子语的娘家里是刺绣世家,虽说牧李氏娘家已无人,家业也因为牧李氏软弱被叔婶霸占了,但牧李氏的绣技那可是没话说。

  所以,即使牧李氏生了牧子语后肚皮一直再没动静,牧文氏对这个媳妇也是满意的。

  更何况牧文氏的爹,一辈子也就牧文氏一个女儿,牧文氏的爹常说女儿要娇养,所以牧文氏对牧子语比对牧逸风还要上心。

  牧逸风后来在他们村又办了家私塾,开始在村里教书育人,可以用粮食抵束修,但纸笔得自己准备。

  饶是这样,来私塾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第4章 牧家往事(3)

  饶是这样,来私塾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曾经有个城里的书院想要聘请牧逸风去教书,束修比在村里高得多,牧逸风就起了心思想去那家书院教书。

  但牧文氏对牧逸风说,“咱们家有田地,让你教书是为了让你有个事情做,你爹出了那种丢人事,其他村子都不愿收留我们,只有这李家村收留了我们,还不是因为李家村的里正曾是你爷爷的学生,知恩图报,所以,咱们也要知恩图报,城里书院的束修虽高,那村里的孩子可是上不起的,可同样是人,都有接收教育的权利,只要村里还有一个孩子愿意跟着你学识字,你就把这个书院开下去吧!不过,如果你真的不想在这里教,娘也不勉强你,你自己拿注意吧。”

  那天晚上牧逸风想了很多,一会儿是他考上举人的时候四邻八舍,乡村富绅巴结的样子;一会儿是他爹出事,听到他因为家风不好被取消资进考格后,人们鄙夷的眼神;一会儿是学堂里认真听课的小脸,还有因为交不起束修而在课堂外偷听的孩子……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混乱复杂的梦,痴缠了牧逸风一夜。

  第二天,牧逸风就做了一个决定,只要家里没活干,想上学又交不起束修的孩子都可以来课堂里听课,只是空闲的时候得帮夫子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可以给夫子家捡柴,可以割猪草,也可以是别的什么,牧文氏之所以坚持要牧逸风收束修是因为,不想让人把牧逸风的付出当做理所应当。

  因为她太懂人性了,贪心不足,若你这次这样帮他们,下次他们再让你帮他们力不能及的事情,做得好也不会有人感谢,做得不好他们只会说你没尽力。

  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但是有时这回报并不一定是好的,虽然这样不知感恩的村民只是在少数,但哪怕只是少数也会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

  所以,束修一定要收,后来牧文氏知道了牧逸风的决定,很是支持。

  后来牧逸风交的学生里还真有几个有出息的,后来甚至做了大官,也帮了牧子语不少,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牧逸风决定留在村里交书,让村里的孩子们高兴了好久。

  可是,好景不长,牧文氏在乡下没几年,一次风寒,要了老太大的命。

  牧金氏就蹦跶起来了,拿孝道压着牧逸风去府城书院教书。

  牧逸风无法,只好关了村里的私塾,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村里大点的孩子都已经识了字,可以教给小的,甚至有几个学生已经考上了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