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轰然,农民的360斤是连皮带壳的360,知青配额可是实打实的商品粮,细粮啊。
大家的第一反应:顾晓春原来另有所图!
“我们生产队是不会搜刮他们一分的,全部都交给接纳知青的家庭,每个家庭360斤,至于你们是要给知心单独开饭,还是做其他的打算?队里通通不过问。国家要求知青要得工分,但是知青肯定不能像我们的青壮劳动力那样计算工分,我了解了一下这五个孩子,女生三个,男生两个。男生的劳动力恐怕还不如咱们农民中的女人,因此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基本是在队委,工分很低,对于其中条件比较适合的,我们村的卫生所也提供了一个名额。”
队长说卫生所的时候看了看景画,此时景画已经在帮卫生所干活了,今天也是代表卫生所来参加活动的。
“知青过来以后我们会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生产队相关的培训全部交给季晓歌和季晓国负责。”
“这两位本来就是队委的骨干,对队里的情况也熟悉,培训大概进行一周左右,之后,我们会对五个人进行考核,然后再决定他们的分配去向。”
“特别优秀的,我们也会跟村委提,推选进村委,当然进村委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们的候选人还要去跟别的生产大队的知青候选人去比赛,如果比赛赢了,他就有可能进村委工作,如果输了,那么还是回到生产大队,我们再进一步根据情况安排。”
“有适合卫生所工作的,我们会和卫生所,和景画同志商量讨论,决定去向。那么刚才每家都已经抽到了具体的人的名字,所以等到他们来了以后,就是一个短暂的欢迎会,会后直接安排他们住进农民的家里,接下来我说一下物资的问题。”
“知青下乡,基本的配置都是要有的。不知咱们农民家里有没有?我们希望农民的家庭能够提供,如果提供不出来的话讲我们在想办法。”
因为少了四户人家,房间里有空地方了,杏娘走了进来,跟文香玲站在最后,听到队里这样安排,她忙说出了季家的困境:“队长,我们家没有棉被。”
隔壁另外一个季家的人也突然想起来了:“队长,我们家不仅没有棉被,连褥子也没有,知青过来不是要冻坏了?”
队长说:“这个不用你们操心,他们再怎么说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过来的话肯定会带一批物资过来的,棉被褥子人手一份,不过你们得把床架好了。”
这时候杏娘又说:“队长,我们家那地方以前是仓库,连个床板也没有……”
队长点点头:“我估计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吧?”他看看四周,收获了一堆毫无疑问的肯定目光:“建仓库剩余的木料全部拿出来,我们马上动手做床板!”
最后,为了表示生产队对知青得重视,生产队讨论决定给每个知青发放一个脸盆,一个毛巾,一块肥皂,一个瓷缸子。
听到知青自带360斤细粮,每个家庭回去都是喜气洋洋,本来他们来之前都有点忐忑不安,已经做好准备,从自己嘴里掏出一口给知青过日子,没想到还竟有这等好,知青竟然自带粮食。
抽到的人真觉得自己像中了奖一样。尤其是抽到女知青的家庭,就更是开心了,360斤粮食啊,女孩子肯定吃不完,这下可以补贴家里的小孩啦。
景画倒是对着知青的名字发了发呆,梅前景,这名字里居然也有一个景字,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呐。
这人是个男人还是女的?
季晓歌从景画手里接过了那个纸片:“小画,在想入非非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人的名字里也有景字吗?”
“是啊,我在想怎么会这么巧呢。”
“小画,你以前不是经常取笑自己,有可能本名叫金花吗?不小心给念错了谐音才叫景画,现在这个梅前景,我看应该叫前进,肯定是抄名字的时候不小心抄错了,所以抄成这个梅没景。”
这话一说完,大家哄堂大笑。“是啊,谁会给自己孩子起名没前景呢!”文香玲说。
杏娘说:“香玲说的在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文香玲每次发表意见,杏娘都会随口附和一句。
文香玲自己不仅肚子更圆了,腰板也更直了,好像这腰也粗了不少,总之是更有气势了。
今天在生产队里抽签中了大奖,季晓国无声无息的成为家里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