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玄学大师_作者:阿nyaa(146)

  晚饭的时候,杏娘还多给他吃了一个大馒头。

  “你这手呀,总算没白长,还能有用一回。”

  季晓国也是饿了,“临时决定给知青弄床板,我这一下午啊,也是没闲着,木工活干了一下午,感觉以后我能改行当木工了。”

  刘桃春:“你现在要做木工啦?生产队上的田怎么办?”

  季晓国顺水推舟地说:“那不是知识青年下乡,大有可为嘛。我总得给他们机会是不是啊,木工也挺好,多一条致富路。”

  说到这儿,杏娘觉得有必要跟全家人敲敲警钟,“今天队长也说了,只给知青一年的配额,一年后政策风向怎么变,谁都不知道,所以也不要高兴的太早,知青会不会成为拖累,还得靠咱们自己。以后如果政策不让他们回去,他们也许就扎根农村了,咱们先做最坏最坏的打算,就是这个人来到咱们家,会在咱们家待一辈子,今年的量有了,明年的呢?知青的工分,只有农民的1/3。那到了年底,他分到粮食必然也只有1/3,咱们是该多动动脑筋看看怎么开源节流了。说不定干木工活也是一条出路呢!”

  现在农村,大家都以摆脱农民的身份为荣,万一有机会可以去干工人的活,在大家看来都是一件好事。

  季晓民说:“妈妈,您这不瞎操心吗?万一知青有出息,直接去村委工作了那不就没烦恼了吗?村委到现在领的都是国家的粮食。”

  “我这不说了吗?要做最坏的打算,你这孩子是听不懂还是咋着,跟你媳妇结婚这么多年,机灵劲咋就一点儿也没学着呢。”

  也来不及进行更深刻的规划和讨论,知青马上就下乡了。

  跟景画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样,绿皮的卡车绑着一群人。

  每个人都穿着军装围着红围巾,在卡车的后面跟沿途的人一路招手,知青是光荣的!

  卡车又小又破旧,勉勉强强挤了30来人,周围的几个生产队的知青满满当当挤了一卡车,每个生产队知青数量稍有不同,但也都在4-6人之间。

  第75章

  到季家村的时候, 卡车上就没剩几个人了,最后一股脑地跳下车,围观群众不禁赞叹一声:”嘿, 年轻人真有活力!“

  知青首先到达生产队办公室,准备开个简单的介绍会。

  为了表示对知青的重视, 和季家对知青的欢迎,除了刘桃春和季晓歌, 必须在生产队上值守以外,其他人都来欢迎知青梅前景。

  梅前景跟季家最近刚刚怀孕的三媳妇名字有一个同样的字, 三媳妇过来带着喜气,现在还怀着季家的宝贝孙子,于是老季家就对这个梅前景更加的憧憬。

  梅前景本人也是不负众望,先不细究他本人的出身性格, 单从外表来看, 就已经独领风骚了,在一众知青五人中, 他的身高尤为突出, 与季晓歌恐怕不相上下。

  杏娘说:“哎哟喂,这不得了,咱季家男生都高, 小梅啊,个子也高,跟咱家又多了一重缘分。”

  世人都爱看帅哥,文香玲景画也不例外。梅前景长的好看, 与季晓歌饱经风霜沧桑而有味道的脸完全不一样,他一看就是个白面书生,虽然从小在矿区长大,父母可不是挖矿的,听说父母俩人都是矿区卫生院的。所以他自小就没干过什么体力活,一直跟着爸妈踏踏实实地长大,踏踏实实的读书,踏踏实实地服从分配。

  杏娘拽着景画的手说:“老三家的,我看见梅前景,怎么就有种当年你进我家门的感觉呢?那时候我也觉得你跟农村格格不入,这家伙也是,你看看皮肤白的。“

  因为要召开知青迎新会议,季晓歌出来维持秩序。季晓歌走到景画身边:”小画,赶紧回家去吧。这边估计今天乱着呢,还有好多事情要安排。你们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啊。“

  景画点点头,杏娘假装生气的说:“就知道疼媳妇,咋不说要老娘回去休息呢?”

  季晓歌笑:“娘,你回去可别再休息,帮我好好照顾小画。”

  “好啦好啦,知道了,我们先回去吧。反正啊,这些面孔以后来日方长呢,到时候再慢慢了解呗,”

  文香玲不舍得:“白面书生。我还没了解够呢。”

  “香玲你!你是个孕妇啊,你男人我在这儿呢。”

  季晓民哪敢对着文香玲大喊大叫,他轻飘飘有气无力的说着,引得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