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个小厮觉得你还算个人物,想巴结一下你的话,你便不光可以免费喝些茶,还能免费看到小厮的好脸色,因为通常一个书场的小厮的好脸色也不是免费的。除非你身上的褂子料子质地上好,裁剪合体,且脸上总浮着些富裕的油光,那么想必你口袋里掏出来的小费也一定不会太少,这些事情,一个熟练的书场小厮一眼便能瞧出来。
林冲现在正坐在书场里,旁边的曼陀公子正摇着扇子。
林冲着的是一身宝蓝色绸褂,上面绣有缠枝牡丹,曼陀公子着的是一件绯色的绸褂,上面绣的是百蝶寻芳,手中的扇子又换了一把,画的是茶花中的恨天高。
书场中的大鼓敲了起来,书场里的牌子也挂了出来。
书场的鼓响过三通后,说书先生手里的板子一敲便开了腔,说的却是“渭水文王骋子牙”。
“话说武吉来到溪边,见子牙独坐垂杨之下,将渔竿飘浮绿波之上,自己作歌取乐……”
林冲冲曼陀公子苦笑道:“你不会专门请我来听这“文王骋子牙”吧,我从七岁起便能把全场一字不漏的背下来。”
曼陀公子摇摇手中的扇子,扇面却又换了一个,是茶花中的玉带紫袍。
“我们今天也要学文王,来骋子牙!”小厮的茶水伺候的殷勤,曼陀公子的碎银也赏的不少。
林冲正要问这子牙在何处,曼陀公子却俯到林冲耳边,用扇朝门口一指道:“你瞧,果真来了!”
林冲见进来的汉子,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面膛被海风吹的黑中透红,一身渔夫打扮,头上还带着蓑,问道:“他便是子牙?”
曼陀公子低声道:“他不是子牙,却是可以带我们去见子牙的人,他便是武吉。”
书场先生正说到:“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曰逐洪涛歌浩浩,夜视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只见那黑面武吉在一张桌前坐下,曼陀公子不知何时也在那黑面武吉身旁坐下,两人不知嘀咕了些什么,那黑面武吉便跟着曼陀公子走了出去,林冲也跟着一起出去。
三人上了一艘小船,黑面武吉划着小船,曼陀公子摇着扇子冲林冲笑道:“你为何不问这船是驶向那里的?”
林冲皱皱了鼻子道:“自然是去找子牙的。”
小船驶到一处人迹罕至的水湾处,三人走下船来,黑面武吉从船上拖出鱼网,向水湾里撒了出去。
曼陀公子在岸边垒起灶来,并让林冲把船上的一口锅子拿了下来。
曼陀公子一边垒灶一边道:“我们要找的人是“百问老人”,据说,他有一百只眼睛,一百只耳朵,还有一百只鼻子。”
林冲笑道:“那他岂非鼻子比眼、耳多了一倍。”
曼陀公子的灶已经垒好了,手中的扇子又摇了起来道:“所以有人煮了美味的鱼汤,他必定会闻香而来。”
一会儿,武吉的鱼已经捞上来了,足足有五尾,全是金肚紫腮的大黄鱼。
林冲刚把火折子打开,曼陀公子却一扇把灯火扇灭了。
林冲刚要发怒,武吉却笑道:“花姑娘果然是行家,咱们这金色大黄花,在脱水而死之前,绝对见不得光,见了光,黄金便变白银,掉价的很噢!”
见林冲尚有疑虑,曼陀公子便从鱼桶中摸出一尾来递到林冲手上说:“你到船上点灯去看。”
待林冲跃入船舱中,点起灯来,果见这金肚紫腮的大黄鱼,肚上的颜色逐渐变淡,竟然慢慢呈现出银色了,他正诧异间,曼陀公子和黑脸武吉也跃了上来,一人手中提着两尾,却都是金色的。
曼陀公子把鱼扔在案上,武吉便对大黄鱼剖肚掏腮起来。
外面曼陀公子石灶里的火已经生了起来,一会儿,诱人的鱼香便飘了出来。
夜中,海风习习,吹的人无比惬意。
夜色中,一艘闪着莹光的小船远远驶来。
船是朝林冲他们驶来的,林冲猜想,这来的必定是百问老人。
来的果然是百问老人,船尚未靠岸,船上爽朗的笑声已经传来:“得啖黄金一尾,流涎断肠也心甘!”
船驶到岸边时,林冲才发现这船虽小,但却陈设极为华丽,船的四角俱悬着碗口大的夜明珠。
“吃客来了,还不上菜!”一个白须老人站在船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