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喜一家人_作者:一夏天(200)

2019-01-12 一夏天

  郝质华眼中射出剑光:“‘美德的道路窄而险,罪恶的道路宽而平’,这只是上半句,那个名人接下来还说‘两条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条是送死,走前一条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我爸是没能平步青云,但他始终坚持信仰,从未失去做人的原则。我和哥哥们都以他为荣,因为值得骄傲的是人的品行,而不是身份。”

  赵敏到底畏惧她所散发的锐气,笑盈盈调侃:“我猜到你会是这种反应,家庭教育真是人的先天优势,怪不得都说良好的家境更利于培养孩子的德操,就像衣食无忧的人才会追寻真理,假如乔达摩悉达多不是尊贵的王子,又怎么能成为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呢。”

  再讨论下去,这顿饭定会演变成辩论会,因此她巧妙转移视线,避开容易产生争议的话题。郝质华明白有些问题双方各持己见,相互间难以说服,也自觉配合。聚餐结束后赵敏送她回家,走到家门口已近10点。

  郝家处在清安一座老式别墅区,是十五年前她在纽约证券公司工作的三哥孝敬给父母养老的,父亲郝辛为官廉洁,作风俭朴,认为住在这种地方有损清誉,一直不肯搬家。房子便长期闲置,近年他夫妻年事渐高,原先住的宿舍楼楼层太高,攀爬起来已觉吃力,只好服老迁居,郝质华回申州后也被招来同住。

  三层高的联排三口人住宽敞有余,外部环境也整洁清幽,只是内部条件极为简陋。搬家时郝辛以节约为本,坚决不找装修公司精细装潢,随便雇几个工人粉刷墙壁,打扫干净后直接入住。

  走进家门,经过老旧掉漆的鞋柜是一间空空如也的大门厅,右拐是更开阔的客厅,水泥地面裸露着,一套组合沙发、电视柜、几把旧藤椅是此处全部陈设,头顶悬挂叶片泛黄的老式吊扇,只在三伏天里运转,郝辛觉得冷暖寒暑乃自然规律,人本该顺应自然,因而普及大众的空调至今与他们家无缘。好在郝质华不怎么怕热,冬天实在冻得受不了便靠电炉取暖,习惯之后也不觉难熬。

  郝辛还没休息,坐在沙发上看书,他今年七十五了,黑头发没剩几根,梳大背头也遮不住顶上的头皮。曾经180的身高也缩减到了173,人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他不用花钱自来就瘦,年轻时像挺拔的白杨,现在是清癯的老梅。眼睛小了些,皱纹多了些,帅字已成了断线风筝,但也不像某些老头儿丑得碍眼。一幅长方形黑框眼睛戴了二十年,只更换了老花镜片,身体里的零件也都还完好,偶尔伤风咳嗽,吃点药就能对付。

  郝质华每天都会感谢上苍,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对她最大的恩惠。

  “爸,我回来了,妈呢?”

  她走向父亲,父亲也合上书本向她招手。

  “你妈去参加她们那个老年舞蹈团的活动,还没回来。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儿。”

  郝辛拿起手机,翻出一个号码。

  “路厅长的爱人蒋桂仙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市生物科研所的研究员,跟你一样大。蒋桂仙帮你跟那小伙约好了,周一下午下班后先见面吃个饭,聊一聊,合适的话再继续交往。”

  郝质华的心情立时溅满墨水点,精明的脸染上苦恼。

  “爸,我这半年都相五次亲了,累死我了,能不能暂时搁置这个项目啊?”

  郝辛鼓励道:“鞋要试着买才知道合不合脚,要成功就得有行动,你不勇于尝试,怎么能取得好的结果?”

  “那缘分也不能强求啊,算命的说我今年没正缘,有也是烂桃花。”

  “你怎么好的不学,跟你妈一样去搞封建迷信,我们是唯物主义家庭,别信那些歪理邪说。”

  郝辛一坚持,郝质华便放弃抵抗,她知道父亲是为她着想,她也很尊敬父亲,尽量顺着他的心意行事。

  郝辛叮嘱:“暂时别跟你妈说,你妈跟蒋桂仙不对付,我是背着她和蒋接头的。”

  他那严肃紧张的神色令郝质华失笑:“您还搞成地下工作了,我也不喜欢蒋阿姨,那么老了还跟交际花似的,还是朵大喇叭花,您求她给我找对象,她一准到处跟人说。”

  “只要事情能成,说就说去吧,就当她是喜鹊,四处报喜。”

  “您别抱太大希望了,好事通常都不出门,坏事才传千里呢。”

  她正要上楼,大门开了,清脆的脚步声送来她的母亲林惠——一位风华绝代的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