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1009)

  坐在最前面的,是爵位最高的国公府女眷。徐婉真因为在抗疫中当居首功,就坐在第一排。

  一曲奏罢,上来一队女乐舞了一曲,鼓乐之声渐歇。片刻之后重新奏响,这次却是宫中使用的国风雅乐。

  来了!

  方锦书捏紧了手中丝帕,知道庆隆帝、曹皇后,以及肖太后紧接着就会出场。在这次庆功宴上所发生的事情,影响长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

  接下来的变故,无人能料到。

  她曾经想过,要不要提前阻止。可思来想去,她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方锦书并非是怕因此而惹来卫亦馨的怀疑,她是担心在这样的大事件上,贸然出手会扰乱原有的历史进程,影响最终的结果,以及相关人等的命运。

  虽然,事实再一次证明,在这样的大事上,很难因为她的出手而更改。可,她不愿冒这个风险。

  就在她思虑之间,庆隆帝、曹皇后已经出现在大殿之中。跟在庆隆帝身侧的,正是齐王。而曹皇后则亲自扶着肖太后。

  殿中众人,纷纷离座跪伏于地,山呼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太子!

  庆隆帝双手微抬,站在他身边的吴光启道:“平身,起。”

  “诸位,你们都是我高芒王朝的百姓,也是在这场大灾面前的义士!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洛阳城的平安喜乐,全天下的安稳!”

  庆隆帝高举酒杯,朝着众人敬酒。

  他这番话毫不夸张。洛阳城作为全天下的中心,若被一场疫症夺去了生机,四夷定会趁机作乱,天下会再次迎来一场动荡。

  被皇帝敬酒,这是何等的无上荣光!

  在座之人,有的兴奋得满脸通红,有的眼角泛出了泪光。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做了他们认为最应该做的事。

  能得到皇帝的亲口嘉许,热血在他们的血液中鼓荡,他们高举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便是对这些有功之人的一一封赏。

  这头一个,正是提出防疫方略的苏良智。听到自己名字之时,苏良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还有那么多有资历的老大夫、太医,他们付出的也并不比自己少。

  给他的封赏,除了黄金百两、绢百匹之外,更有一块免死金牌。

  徐婉真得了一块举世罕见的凤凰火织金锦,想来是因为她已得了赐婚了的缘故,正好拿去绣嫁衣。

  随着时间的流逝,吴光启手中厚厚一摞的封赏名单慢慢变薄,众人皆已经领了赏赐。

  鼓乐之声再起,精致的菜肴如同流水一般呈了上来。庆隆帝带头举筷,众人用起午宴,气氛逐渐热络。

  看着眼前的一切,齐王的嘴角带着微笑。他所有的谋划,都没有白费。

  虽然他伴在父皇身侧,并未有说话的资格,但他所处的位置就说明了一切。席间获得封赏的百姓,会看见他,回去之后也会谈起,今日在皇帝身边的齐王。

  这,正是他所要的。

  可是,事情并未能如他所想象一样进行下去。

  大殿正门处传来一声长长的通禀声:“太子殿下觐见!”

  太子?

  微笑凝固在齐王的唇边,他的手在袖中捏成了拳头。

  可是,比他更惊愕的,是卫亦馨。

  她霍然转过头去,双眼紧紧地盯住大殿门口,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在前世,直到庆功宴全部结束之后,太子也并未出现。等太子赶回京城时,已经是庆功宴后两日。

  那时,正值忙乱之际。就算庆隆帝下圣旨褒奖了太子赈灾的功劳,也未能赢得更多的关注。

  齐王已然势成,能与太子分庭抗礼。

  然而,今生怎会出现如此大的变故?这,太让她意外。

  太子的突然出现,让殿内众人纷纷向门口投去目光。就在众人的注视之中,太子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众人视线内。

  “儿臣方才抵京,听闻宫中盛事,未曾洗漱便先来复旨。”他在庆隆帝面前跪下,高举手中圣旨及奏章,道:“还望父皇恕罪!”

  他身着太子冠冕常服,袖口处有些许磨损,衣襟下摆处有几颗溅射的泥点。俊美无双的面容,因路途奔波而染上了风霜之色。

  不似以往那般完美,却因为磨砺了一番而显出沉稳之色。

  这样的太子,少了高高在上的疏离感,拉近了许多和常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