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1010)

  看着跪在眼前的爱子,庆隆帝深感欣慰。

  “你既无罪,又恕什么罪?”他抬手道:“你来得正好。快去洗漱一番,再来饮宴。”在和太子说话的时候,他更像一个父亲,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吴光启接过他手上的东西,让一名小太监领着他去洗漱。

  太子在经过齐王之时,挑衅地看了他一眼,翘了翘嘴角,好似在嘲笑于他。

  齐王低眉垂目,拱手道:“恭迎太子哥哥抵京还朝。”他虽然意外,但只在片刻之间,就很好地将情绪掩藏起来。

  收敛情绪,已经成为他深入骨髓的习惯。此刻虽然惊诧,但调整起来不露分毫。

  太子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笑道:“我以往,皇弟不想见到为兄。”

  “太子哥哥说笑了,弟弟我盼兄长回京,一日如隔三秋。”齐王答得滴水不漏。

  太子不再跟他寒暄,快步离去。

  庆功宴虽然才刚刚开始不久,但他要快些重新回到宴席上。只要有他在,齐王就休想抢了他的风头。

  同齐王的镇定比起来,卫亦馨只能依靠双手紧握,才能遏制住心头的情绪。

  她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难道之前所有的推测,都走入了歧途吗?她好像进入了一团迷雾之中,再看不清眼下的路。

  这个变故对她的打击,不亚于方锦书知道,方孰玉仍然成为了齐王府詹事一事,所经受的打击。

  这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拷问,对自我的质疑。

  下意识里,卫亦馨朝着文臣女眷的方向看了一眼,寻找着方锦书的踪迹。但她属于皇室宗亲,在大殿侧方单独成席,距离那边实在是有些遥远。

  能看清方锦书,却无法看清她的面部神情。只见她规规矩矩地坐着,和以往并无不同。

  卫亦馨收回目光,告诉自己:这样的大事,岂能是小小詹事之女所能撼动的?太子为何能及时抵京,还出现在庆功宴上,她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否则,她寝食难安。

  与她的焦虑相比,方锦书用筷子夹起一片白玉竹放在口中,慢慢地品着滋味,气定神闲。

  卫亦馨,你也该尝尝我曾经品过的滋味。

  这种滋味如何?

  原以为笃定之事,突然生了变故。而这变故,还是以从未想过的方式降临。

  这场庆功宴,卫亦馨原本心心念念的,应是要促成曹皇后给她赐婚一事。在这样热闹喜庆的场合,她只要看准时机提出此事,便是喜上加喜。

  有齐王在一侧附和,曹皇后欣然应诺,庆隆帝也会乐见其成。

  方家除了领旨谢恩,什么都做不成。

  幸好,她得了权墨冼点醒而提前布局。她不知道权墨冼针对这次的庆功宴作了怎样的准备,但在这样喜庆热闹的场合里,显然并不是揭露肖沛真面目的最好时机。

  太子的突然出现,足以打乱卫亦馨的全部节奏。

  ☆、第七百二十章 迷烟

  太子被齐王所阻在路上,对京中政局的了解不够及时。他在返京路上,全依赖着关景焕在京中替他筹谋。

  方锦书对这一切心头有数,便让夜尘日夜兼程赶到太子行辕所在之地,以江湖义士的名义给太子投书,言明厉害。

  所以,才有了方才发生的这一幕。

  太子返京如此悄无声息,也是想要给齐王当头一棒。

  方锦书垂下眼帘,暗自思忖着。

  想来,太子的行辕还驻扎在当地,而他自己则轻车简从,方能掩盖行迹。太子,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而对齐王而言,太子在此时出现,使得他的布局不够圆满。但实际上,也无伤大雅。这件事能够谋划成功,让方锦书心头更加确认了,她所能改变事情的边界。

  接下来,就看卫亦馨如何应对了。

  只要她在这一刻未曾反应过来,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便由不得她了。

  太平热闹的庆功宴,马上就会迎来巨大的变故。换句话说,让曹皇后给方家赐婚,眼下是卫亦馨最后的时机。

  卫亦馨,那就是她曾经的另一半灵魂。对她的反应,方锦书怎会不了解?

  方锦书端起茶杯缓缓饮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心头越发变得笃定。

  在屏风的另一侧,权墨冼坐在文臣的最后方处。

  他的品级原本不够,能出现在这里,还要归功于他曾经在疫症横行之际,破了一桩在流民中的杀人越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