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霍珩又笑:“我还未给贤妹表礼。”
由于低调打扮,他身上并无太多配饰,玉环给了晏辞,于是他直接取下大拇指上的一枚碧玉扳指,递给晏蓉:“阿蓉妹妹莫要嫌弃。”
既然称他表兄,那就是亲眷关系,霍珩这声“阿蓉妹妹”也算合理,晏蓉福了福身:“谢表兄。”
晏蓉初时以为这个扳指就是一般表礼,接过以后一看,才发现不是。扳指表面细腻光滑,十分柔润,显然是常年佩戴之物。它的一侧还有些许毛糙,细看一痕痕的,显然是经年累月勾勒弓弦所致。
这是霍珩多年贴身之物,就这么给了她,晏蓉急道:“表兄,此乃你心爱之物,怎可给了阿蓉,表礼改日再给也是一样。”
“不过是个扳指罢了,你又何必在意?”霍珩不以为意地说。
其实这个扳指也算颇有意义的,他父亡后初领军时,祖母所赠,但他并没有对晏蓉说。
晏蓉摩挲着这个仍有残余体温的碧玉扳指,她看了眼霍珩,发现对方神色如常,她遂不再多想,收下拿帕子包着放好。
等晏蓉低头时,霍珩深深看了她眼,随即道:“既然到了并州,我本该拜访姨父姨母,奈何我二叔身上有伤需调养,又离家多年,祖母甚为记挂。”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既贤弟已到,我等当立即赶回冀州,以免祖母她老人家牵肠挂肚。”
霍温离家五年,又经历过误会身亡的事,母子之间都十分记挂对方。若非先前霍珩不放心晏蓉,他们一行早该日夜兼程返回冀州了。
如今晏辞已到,霍珩应掉头了,他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既如此,就干脆利落提出告辞。
“是应如此。”
共历风雨多时,晏蓉是有些不舍的,但她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上岸的时候就说过,霍珩送她到晏家人手里就分道的。
“表兄,请你代我和阿辞向荀太夫人问安。”霍珩的祖母仍健在,出自幽州荀氏。
“愚兄定当带到。”
待拜见了霍温,双方不舍告别,最后晏蓉说:“山高水长,望表兄多多珍重,你我来日再聚。”
“会的。”
霍珩应了一声,利落翻身上马,他最后看了晏氏姐弟一眼,视线在晏蓉身上顿了顿:“启程!”
今日暂且分离,是为了来日更好重聚。
他随即一夹马腹,掉头往来路奔去。
数千健儿,马蹄声“哒哒”,带起滚滚烟尘,霍珩高大的身影再也不见。
晏蓉目送,她有些怔忪,直到晏辞唤了声阿姐,她才回神。
“阿辞,我们回家吧,我想阿爹阿娘了!”很想很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很快再见了,再见之后,霍珩和阿蓉关系将有飞跃式进展!
第23章 归家
到底风雨同舟多时,与霍珩分开后,晏蓉有些许不适应,但很快,她就重新欢喜期待起来了。
家,就在前方。
一路向北,穿过上党,抵达太原。
一天比一天近了,晏蓉出生成长洒下无数欢笑的的晋阳城就在前方。她没想到的是,晋阳城还没看见,就先看见了爹娘。
晏珣彭夫人期待爱女归来,出迎三十里。
“阿爹,阿娘!”
“阿蓉!”
父母女儿相见,又是一番喜极而泣。晏珣是个大男人还好些,彭夫人抱着爱女,紧得像是一辈子都不放手。
“阿娘,我在呢,我以后都陪着你,再不出门了。”
晏蓉本来情绪也很激动,但见父母这样,她反倒先把情绪压抑下来了,拍着母亲的背,细心安慰她。
“胡说!”
彭夫人破涕为笑,又啐道:“哪能整天待在家不出门。”
她生小儿子前,也是个身体强健能骑能射的妇人,性情不柔弱,宣泄过情绪,又被儿女安抚,终于平静了些。
她爱怜摸摸女儿的脸:“我的阿蓉长大了。”
她和夫君欣喜又遗憾,女儿平安归家是头一等大喜事,可再见时女儿已长大,都比她还要高了,他们错过了非常珍贵的数年。
“姑父姑母莫要伤悲,阿蓉妹妹已归来,日后定能时时承欢膝下。”
一道清朗男声带着笑意,晏蓉闻声望去,只见一淡紫色深衣的男子站在她数步之外,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好一个文质彬彬颇为俊俏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