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升级路_作者:阿极要变白(98)

  那个小太监也是一脸悔恨,他在坤宁宫里因为皇后不喜太监伺候一直被冷落,直到皇后突然下了这样一个命令,小太监就急匆匆的抢了过来,哪知道会这么快就被皇后当做弃子啊!

  而坤宁宫里,李嬷嬷着急的对皇后道:“娘娘怎么在梁九功面前说那样的话,他毕竟是皇上身边的人,娘娘多少也要客气点儿。”

  “行了嬷嬷,不就是一个太监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宫最讨厌那些太监了,更何况本宫都给他说好话了,他竟然敢无视本宫,难不成真要本宫讨好他吗?”皇后一脸厌恶的说道。

  李嬷嬷看到皇后的表情,把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是心里还在担心皇后会得罪皇上身边的亲信太监。只能在心理安慰自己皇后不需看别人脸色,只是心里还残存着忧虑。

  梁九功将那个小太监送到慎刑司,不过梁九功出于给皇后增加一个敌人的想法,并没有将这个小太监赶尽杀绝,甚至再打小太监三十杖前,让行杖的人注意分寸,不要把人给打死。

  杖刑分“用心打”和“着实打”,如果行杖的人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用心打”,可能会导致残废,但没有性命之忧。而脚尖闭合,那么就是“着实打”,则受刑的人必死无疑。

  梁九功身为总管太监,自然有人想要攀附他,因此在梁九功发话后,那个小太监也只是受了皮肉之苦。

  小太监在杖刑之后专门谢过梁九功,不管梁九功为了给皇后添堵还是怎么样,毕竟他的命是梁九功保下的。而且小太监也是恨上了皇后,即使梁九功利用他,小太监也要谢过梁九功。

  梁九功见这个小太监倒是识趣,就起了栽培的心思问道:“你叫什么?”

  “梁爷爷,小的叫顾问行。”小太监道。

  第六十九章 九功脱身

  乾清宫

  康熙在回到乾清宫后就收敛了怒气,现在康熙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加上康熙其实也并不信任自己的宫殿里没有别人的眼线。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从慈宁宫出来后就一脸怒气冲冲的表情。让有心人知道了,不知会联想到什么。

  正在此时,梁九功从慎刑司回来,给康熙禀报刚才那个小太监的事情。说来可笑,康熙再吩咐梁九功把那个小太监拿下之后,康熙就开始有些后悔了。这倒不是康熙开始顾惜人命了,康熙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之主怎么可能会把一个小太监放在眼里。而是因为康熙担心他今日处理了这个小太监,会被所有人看成有心处置皇后的迹象。

  康熙虽然近来因为皇后的种种行为对于皇后有所不满,可是在康熙这个封建帝王眼里,皇后对于他的意义终究不同。妻者,齐也。在某种方面夫妻一体这个词也是皇帝皇后的写照,一旦皇后出了什么差错,皇帝要么废后,要么一起承担皇后的过错。

  一般来说,因为皇帝皇后本身并不平等,往往在皇后犯了什么错误之后,皇帝的选择就是废后。别看历代皇帝究竟是因为什么废后,可明面上总是说皇后犯下了什么大错之后,才引得皇帝废后云云。

  但是废后时的理由多半是什么性喜奢华,这个指的是顺治废后,不过天下谁都知道废后是因为出自蒙古才受顺治厌弃。还有关于巫蛊之祸等等,

  可如果这时候曝出皇后不敬长辈并且试图赶走长辈的事情,这种理由不仅是皇后被打落深渊,而皇帝也讨不了好。皇后侍奉太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儿媳在康熙忙碌时理应孝敬长辈,可皇后竟然要接着为儿子祈福的幌子,意图赶太后出宫。别管别人是否在其中看到出了什么陷害的把戏,可众人还要义正言辞的讨伐皇后。

  而且就算是现代,儿媳妇要赶婆婆出去还要受到千夫所指呢,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古代呢!

  最重要的是康熙在皇后的事发后,可以表示废后表达对嫡母的悔恨之情,可康熙舍不得他唯一的儿子,还是嫡子。要是废后的话,这个废后所出的嫡子就废了。而且最要命的是皇后是以儿子的旗号干出这样的事,承钴可能连活路都没有。再加上承钴身上的秘药,在太医说有解药就能将承钴治好的情况下,康熙也不得不小心理清其中的关系,早日找到解药。

  现在马佳庶妃肚子里的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而且在马佳庶妃生的儿子已经夭折过后,康熙是在不敢寄希望于马佳庶妃这个孩子。不得不说,康熙真相了,马佳庶妃肚子里的这个儿子还真没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