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行_作者:画骨师(110)

2019-01-04 画骨师

  龙君说过,大垂被海夜叉从东海龙宫掳走一事,最好先不要被狐帝知晓,想必我逃往镜城时,他就已经想方设法说服锦芙别急着前往涂山。

  刚松出口气,姜夷突然急切地拉住我一只衣袖,下了很大决心般说道:“可是,光拦住锦芙殿下,根本没有用!”

  姜夷不是爱说话的人,旁人不肯吹进我耳朵里的风,按说就更不可能从她嘴里蹦出来。

  我有点惊讶,难掩心中的疑问,静待下文。但她自蹦出那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后,只顾咬着唇心事重重,再也不肯吱声。

  两下里都沉默。我想追问,又怕过度惊吓了她。整个白天的挨打受审,死里逃生,已够她受的了。

  姜夷深深垂下头,沉吟片刻,又道:“奴婢并不是不怕死,也不是为了维护什么人宁可被当场杖毙庭前。我们这样的鲛女,除了织个绡唱个歌,一点用处都没有。就算不变成灯油,恐怕也……若真有那么一天,下场还不如被熬炼成油,起码能给故土东海带来一点光明。”

  能让姜夷比畏惧死亡更甚的“那么一天”,究竟是怎样恐怖的事?她吞吐的措辞总似话里有话。一点端倪稍纵即逝,留给我去绞尽脑汁抽丝剥茧地揣摩。

  顺手从纱屏上拽下条姜夷方才织就的冰丝绡来,转个圈儿挽在胳膊上,和披帛差不多,两端还余下很长很长。将其中一端缠绕手腕,运气挥出,白纱顿时化作光练,灵蛇般游弋至南墙,紧紧绞缠住一颗半嵌在彩贝画壁中的明珠上。再发力拽紧,明珠顿时从墙体脱落,被整颗挖出,裹在鲛绡内飞回掌心。

  我托着那犹自折射幽幽月光的夜明珠,递给她:“你看这月光,原本无形无迹,不可触摸,未经雕琢就什么都做不了。但世上唯有鲛人能将这些光束采集在指尖,分出经纬,密密压实,最终织成水火不侵的鲛绡。一旦凝练成束,就有了坚韧不可摧的力量。”

  姜夷迟疑地将夜明珠接过,合捧胸前,宝珠散发出清光将她面上纵横交错的泪迹慢慢映干。

  “君后,奴婢带您去一个地方,您想知道的答案,或许都可以从那里找到根源。”

  第三十九章 移星陆

  在所有的话本戏文里,御花园都是宫廷女眷们闲得发慌花样百出的地方和血光之灾的高发场所。只要一个疏忽大意走了进去,十有八九要和死对头狭路相逢。

  每一千场冲突里起码有两千个傻子,为了合理回避风险,我提议绕过回风苑,从垂象楼前的宫道直接出内宫。

  龙宫内城按旧制,仍旧还分内外两重。外层宫殿以流泉宫为主,乃龙君升座议事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内闱也就是寻常说的后宫,是女眷、女官、侍婢们居住之所。姜夷说,要领我去的那个地方,在麒麟堂左边,也就是整个外宫的最西边。

  路程说远不远,说近却也不近。姜夷把我送她的那颗明珠放进琉璃风灯里,提着照明夜路。那琉璃灯罩透明,还镂有精细的纹路,内中漏出的光斑深浅交错,随着脚步挪移,无风也滴溜溜转动,煞是好看。

  有姜夷带路,沿途指点亭阁景致来历,信手拈来两段宫闱逸闻,秉烛夜谈十分有趣。她告诉我,鲛族祖上受海主庇荫,世代皆侍奉皇家,因此逐渐形成许多极严苛细致的规矩。比如行路时,若走在长廊,切不可大摇大摆蹚步在正中间,歪歪扭扭左摇右摆更是想也别想。要向左拐的,必须靠着右侧阑干行走;要向右拐的,则需紧贴左墙。只有这样,行至拐角处时,才不会因为视线盲角而相撞,有失体统。这也是为了安全着想,若两列宫婢手中正好都捧着滚水热汤,一旦迎头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左右看了看,由东至西的一小段回廊,我不巧正走在紧靠左墙的这侧。姜夷提着灯在前方两步远近,为了迁就我的步伐,也只得游在左墙。

  这发现相当令人尴尬,我赶忙止住步子,抱歉地笑笑。同时感念她的细心体贴,为了怕我难堪,并没直接出言阻拦,而是婉转地用另一种方式善加提点。

  刚要提起裙子挪到右边去,只听静夜里一声刺耳脆响,姜夷手中琉璃盏和另一只拐角伸出来的白玉宫灯碰在一处,同时撞得粉碎。

  借着滴溜溜滚落在地的两颗夜明珠微光,我眯着眼细瞧去,还没看清来者是谁,姜夷已经噔噔噔连退三步,躲在我身后倒身便拜,口中不住称:“婢子无心冲撞,夜来姑娘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