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天成_作者:沈青鲤(165)

  她将面前的包子往冯亦彻跟前一推,笑道:“我正在帮我二叔试菜呢,你行遍天下、吃遍天下,正好可以给些意见。”

  “你的确是找对人了!”冯亦彻当仁不让地坐到了桌子的另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不管是淮扬的煮干丝、蟹黄狮子头,还是巴蜀的熬锅肉、辣子鸡,就没有我没吃过的菜。要说包子,属当年在金陵吃过的灌汤包最回味无穷。”

  第79章

  白永旺见冯亦彻是沐萦之的朋友,急忙给他倒了一杯茶。

  “冯公子,请用茶。”

  冯亦彻饮了口茶,这才拿起了筷子。

  冯家是书香世家,冯亦彻此时虽形容落拓,举手投足间仍具风流气度。

  “这包子里的猪肉肥瘦适中,吃起来香而不腻。面揉得不错,一点面疙瘩也没有。”

  这冯亦彻三言两语都说在点子上,确实是个行家。

  沐萦之便问:“那冯公子觉得这包子在你吃过的包子里能排得上号吗?”

  冯亦彻笑而不语:“这手艺嘛,开家小铺子足矣。”

  这话说得,沐萦之浅笑,追问道:“若是不止想开小铺子呢?”

  “白夫人,这是你的包子铺吗?”冯亦彻没有直接回答沐萦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沐萦之道:“不是我的铺子,是我家的铺子,这位是将军和我的二叔。他初来京城,想靠这家铺子在京城里挣一份家业。”

  “如此。”冯亦彻笑起来,“也是巧了,三年前我在荆楚之地游历时碰到过一位隐居于山林间的老者,他蒸了一笼包子招待我和好友,我俩都觉得那包子做得极好,口感柔软不说,馅儿料尤其鲜香不腻,追问之下,那老翁将他做馅儿的方子告诉了我。”

  “冯公子,那馅儿怎么做的?你能告诉我吗?”白永旺忙凑近了问。

  沐萦之没有追问,她知道,冯亦彻肯讲出来,自然是愿意告诉白永旺的。

  “当然!”冯亦彻道,“调馅儿的时候,不要往鲜猪肉里加水。”

  “不加水?那哪能拌得开啊?”白永旺听迷糊了。

  “白二叔别急,你听我说,不加水,往猪肉馅里加排骨汤。”

  “排骨汤?”

  “嗯,拿一根肋排或者大棒骨,加上几块老姜熬一个时辰,排骨自己吃了,汤拿来拌肉馅,拌匀之后撒上香油、酱油、姜末、葱末就成了!”

  光是听冯亦彻这么一说,沐萦之就觉得唇齿生香了。

  她笑言:“骨汤加上肉馅,这听起来颇有些灌汤包的风味。”

  原是随口一说,谁知她一说完,冯亦彻就侧过脸惊奇地看向她。

  “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沐萦之瞅着他。

  冯亦彻盯了她一会儿,长长舒了口气,“夫人聪慧,那位老者告知秘诀时,特意说明这是他从前制作灌汤包失败时想到的改良方子。原是怕汤料浪费,谁知走出来后竟然如此美味。这就叫包子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听到冯亦彻随手改了诗句,沐萦之不禁失笑,“这倒好,这包子不如就叫妙手包好了。”

  “好,好一个妙手包,哈哈!”冯亦彻拍手叫好,端起桌上的茶壶,给沐萦之倒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正想举起杯子,这才留意到要喝的是茶,而不是酒。

  沐萦之自然猜出了他的心思,主动端起茶杯,“以茶代酒,为妙手包干杯!”

  “以茶代酒,干一杯!”冯亦彻端起茶杯,与沐萦之碰了一下,将茶水一饮而尽。

  沐萦之喝了茶,放下杯子,拿帕子轻轻擦了嘴,“久闻公子书画双绝,等安顿好后,不如就请公子为小店题写牌匾?”

  “没问题。”冯亦彻一口应了下来。

  白永旺站在旁边虽跟不上他们俩的谈话,但听到冯亦彻要帮自己写块金字招牌,亦是非常高兴,见冯亦彻已经将面前的两个包子吃掉了,立马又给他端上两个。

  “白二叔,我已经吃饱了,不用再上了。”冯亦彻急忙摆手。

  沐萦之看着他,心中微微一动,“二叔,你陪冯公子去绸缎庄买身衣裳吧。”

  不等冯亦彻拒绝,沐萦之便道:“你既要帮二叔写匾额,他送你身衣裳只当礼尚往来了。”

  如此一说,冯亦彻倒不好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