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_作者:烟秾(79)

  陈莲点了点头:“是,你说的没错。”她转过头来继续和廖小梅说话:“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俄国人民必须有自己的学前教育,重视俄罗斯语言在学前教育里的意义,我们中国也一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六这样聪明,可以早些好好学习了。”

  “她很有节奏感,可以跟我学跳舞!”

  左亚辉也很激动,她是艺术学校毕业的,主修舞蹈,声乐只是她们的基础入门课程,她已经很久没有自由自在的跳过舞了,要是拉上小六做挡箭牌,她也能在杨国平家的地坪里彻底放飞自我,每天都能舒展筋骨,不至于把自己学过的专业荒废。

  廖小梅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被左亚辉和陈莲煽动起了热情,她坚定的点了点头:“那以后小六跟着你们学吧!”

  杨宁馨开心的搂着陈莲的脖子,叽叽咕咕的笑出了声。

  二十一世纪学特长还得报班交钱,在这个啥都没有的小村庄,竟然还能享受到超前教育?

  划个重点,这超前教育还是不用收钱的!

  这个时代的人可真是淳朴啊!她看了看左亚辉,觉得她的侧脸真的很美,高高的鼻梁,嘴唇薄薄,下巴的弧线柔润而优美,颈部线条修长,就如水中游弋的天鹅。

  从正月十六开始,杨宁馨就开始了她充实的生活。

  作为一个一岁的婴儿,吃饭睡觉卖卖萌,这是她一天里全部的生活,杨宁馨觉得有些厌烦,总想找些事情做。

  前不久村里排练忠字舞,这给了她一个舒展手脚的机会,而陈莲和左亚辉提议要对她全方位开发教育以后,杨宁馨的生活变得繁忙了起来。

  中午收工回来,陈莲教她认字,晚上收工,陈莲来考查教育效果,左亚辉穿了一双小白鞋在地坪上等着上舞蹈课。

  两位老师都很耐心,学生也学得很认真,特别是在陈莲的课上,杨宁馨必须装出一副啥都不知道,她只是一张洁白的纸。

  陈莲如获至宝,她决定拿这位一岁的婴儿做为实验目标,在湖泉村进行学前教育。

  “一……”陈莲竖起一根手指,很有耐心的教杨宁馨念了好几十遍:“小六,一是一个数字。呃……数字……你知道这是什么?”

  杨宁馨睁大纯真无辜的眼睛,摇了摇头。

  “数字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阿拉伯数字,有了数字我们就方便很多,能用它来计数。”陈莲耐心细致的解释着,可等着她说完,杨宁馨还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坐在那里,这让她有几分沮丧。

  左亚辉迈着轻快的步子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饭碗:“小六,你的烂巴饭煮好了,阿姨来喂你好不好?”

  烂巴饭是杨家的特供饭,只有杨宁馨一个人才能吃到,用一个骨头和一碗米放在锅子里蒸,等着上了三灶气,揭开盖子把那饭端出来,油汪汪的骨头汤泡着饭,烂软香甜。

  杨宁馨伸手指着左亚辉手里的饭,笑着对陈莲说:“陈姨姨,一碗饭!”

  陈莲摸了摸脑袋,惊讶得快说不出话来。

  第三十六章

  春天来了,山开始青翠起来,水塘里溶溶的水也亮起来了,仿佛跟明镜儿一样,照着田间插田的人,影子倒映着,不时被风吹得起了几层褶皱。

  一辆拖拉机“突突突”的朝这边开了过来,高连生昂首挺胸,脸上挂着笑,口里吹着口哨“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连生,咋这样高兴哩?”一个插秧的女人直起腰来,看着高连生满脸春风的把后车厢里的箩筐搬到田坎那边,笑嘻嘻的冲他挤眉弄眼:“是不是家里给你说媳妇了?”

  “他要说啥媳妇哇?不是相中了隔壁村的小燕了?”一个后生嘿嘿的笑:“是不是刚刚去那边搬秧苗,小燕给你啵了一下?”

  “啵你个头!”高连生喜气洋洋的白了他一眼:“小燕答应我下个月结婚!”

  “啥?你就要结婚了?好小子,瞒得好严实!”后生从水田里摸了一把泥巴扔到高连生脚边:“也不早些说。”

  “早些说干啥?你还能多出份子钱?”高连生把秧苗都搬下了拖拉机,转身把坐凳盖板掀起,从里边拿出个小小的纸包来:“不和你们多说,我得给小六送包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