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万婆娘想起自己夫妻两刚刚干的事,有些尴尬,乡里乡亲的,别人刚从河里泡了出来,自己两夫妻却在捞鱼,有些丢人了,好像一辈子没看到鱼似的。
见陈家人要走,陈老万婆娘也附和道:“对的,对的。该早些回去,记得喝姜汤,免得冻着。”
陈二和记着两夫妻的束手旁观,冷着脸:“不劳嫂子挂心了,你还是接着捞鱼吧,这河里鱼味道好得很,肯定美得连刺都没有。”
玉水河里的鱼可没有没刺的,还有土腥气,这话分明在臊他俩的脸。
陈老万婆娘听懂了,也臊红了一张圆饼大脸。
倒是陈老万脸皮厚,他又矮又瘦,只到陈二和肩膀,却是抬起鼻孔对着陈二和,哼了一声:“二和兄弟,鱼可是好东西,你别介意哥哥和嫂嫂手快。”
陈二和气得很,可又不是嘴皮子利索的,还担心着闺女受冻。让对方没脸和闺女两厢比较,还是闺女重要,陈二和当下扶着陈颖,气呼呼地转头就走,只心里记账是免不了的。
陈铮和陈二和、陈五贵一家不熟,走出去几步,还推拒道:“叔,我就不去了,我回家还有事呢。”
陈二和和陈五是知道这小子家里情况的,五年前被陈家村的老单身汉陈老鳖捡回来当儿子,结果养了两年,陈老鳖就生病去了,留下这小子一个孤儿过日子。
陈五贵用力拍一下陈铮的肩膀:“回个什么,连热水都没有,你回去生病了怎么办!”
这个时代,生病还是个吓人的大事。陈铮身上压根没几个钱,生不起病,就腆着脸跟上了陈家人。
路上风很凉,吹得人冻得慌,可被陈二和大手扶着,浑身湿漉漉的陈颖却觉得浑身都暖暖的。
她呼吸着1992的空气,眼里涌动着和年少不相符合的成熟。
真好啊,人生里的两大遗憾,救她去世的少年,她早亡的父母,都在眼前,他们都还好好地活着。
从此以后,不必错过,也不必遗憾。
第2章
老陈家的房子主体是一幢占地不小的木屋,一室三厅的格局,外带厨房、柴房和两分地的菜园子,在1992年应是足够阔气的。
但为了供应上庞大的人口数量,陈家的木屋后面建了一间红砖房,甚至菜地里的一半面积也被一间红砖房霸占了。
看着眼前熟悉的房屋,陈颖不由想到了家里的顶梁柱——她奶奶赵美英。
她爷爷过世得早,奶奶赵美英带大了活着的七个孩子,还有三个没养住。所以算来这位豪杰奶奶,总共生养了十个孩子。
生十个孩子,放在后世听起来很是吓人,但在贫穷的时期,除了生孩子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多生几个孩子总能多干活多挣钱,抱着这样的为未来打算的念头,无数农村区域的人在七八十年代生养了很多子女。
陈颖的父亲陈二和,是她奶奶赵美英的二儿子。
1992年的时候,赵美英和老二陈二和,老三陈三发、老四陈四实,老五陈五贵住在一起。
彼时离过年还有半个月,老三夫妻两以及老四都在外打工,还没回来。
老大陈大满和媳妇何英在对面建了房子,带着老太太的大孙子和大孙女独自过活。陈颖两个姑姑则都嫁了出去,有远有近。
陈颖回想着家中的情况,不免回忆起自己当初羡慕大伯一家住得宽敞的心情,还有自己奶奶赵美英的冷脸,以及父母为了自己在外上学过得十分拮据的窘境。种种感觉时隔多年回顾心头,都成了梦一场一般的体验。
陈二和直接带着人去了木屋后面的红砖房,这间房就是陈颖一家三口现在住的地方。
红砖房单开了一个门,段淑芳头发全盘起,正坐在门前,拿着针线做“假领子。”
听见动静,段淑芳抬头看了一眼,两个一身湿漉漉的小孩把她吓得不轻。
“这是掉水里呢?怎么弄的,厨房烧着热水,我去打水给你们洗个热水澡。”段淑芬心急地放下手里做到一半的活,生怕耽误了闺女祛寒的时间。
陈二和拦住她,问道:“两个人够用吗?这有两孩子呢。陈铮这娃跳水里,救出了咱闺女!”
“够的,够的。”
段淑芬打了水,陈颖自己进了一间家里女人洗澡的小屋子,陈铮则被推到男人洗浴的那间去了。陈家人多,若是只有一个都轮不过来。
热水用铁杯子舀起,淋在身上,舒服得让人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