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你放心,咱们一定会分去坐办公室的。”吴艳艳的语气非常笃定,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
“那就好!”刘涛果然又高兴起来。
他俩边走边说,来到学校操场外的小树林里,四周寂静无人,走在前面的吴艳艳停下脚步,刘涛心不在焉,一直撞上了才惊醒,他赶紧换上非常关切的表情,语气宠溺地问道:“艳艳,你怎么了?”
吴艳艳摇摇头,把脑子里忽然冒出的:“刘涛在骗自己”的想法赶走。
刘涛怎么敢骗自己?他也没那个本事,能骗得了自己!吴艳艳很自信地想。
很快,实习方案就公布了,果栽班果然被派张浦水库,就在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时,科协的常主任来到学校,点名要郭颖颖去科协,继续辅佐北京来的专家武教授工作。
据说,武教授非常喜欢颖颖这样的助手,说她勤奋、伶俐,善解人意,而且,还很会和受培训的农村学员沟通,使得武教授可以将全副精力用到培训大事上。
常主任还在不同场合,说过好几次科协欢迎郭颖颖这样的学生去那里工作,消息在学校传开,果栽班的学生都认为郭颖颖将来去科协工作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儿,有人羡慕嫉妒,还有人漠然置之,倒是蒋心怡和梁丽向颖颖表示祝贺。
颖颖这一学期更忙,上课学习、指导家里育秧,有时还还得去帮常主任他们的忙,她根本就无暇顾及即将到来的分配事宜,再说,工作分配也是由学校指定的,她都没有意识到会有人在这上面做手脚。
科协的老同志,都喜欢颖颖的勤快、聪明、好学,对大棚种植有帮助的资料、技术,都先给她看。
珍珠泉菜地里的秧苗,长得十分喜人。
外人的眼里,颖颖的日子简直不能再顺了,可颖颖这几天却非常难过,空间里的老枣树,到现在依然寂静无声,往年这时候,它早就长出碧绿的叶子,开出米粒一样的小花朵了。
在被人排挤最最寂寞的日子,是老枣树默默地陪伴着她,用它的坚强,鼓励着颖颖面对所有的困难。
如今,老枣树永远离开了她,颖颖抚摸着老枣树粗糙的树干,伤心落泪。
为了顺应老枣树的心愿,帮助它繁衍后代。颖颖把老枣树庞大树冠上的枝条取下来,扦插繁育,甚至它的根须,也进行了扦插,能多养出一根苗儿,老枣树就多了一个孩子。
...
第96章 三十年河东
(求推荐!求收藏!今天三更,以飨读者亲)
寒假里的一期学习班,让郭镇的多数家庭,都起了种大棚蔬菜的心思。
杨森手里的订单都塞满了,他不得不把建筑队分解成了好几个,日夜加班赶工期,很快,郭镇村外便起来了一个又一个日光温室大棚。
三月底,天气转暖,温室大棚里很是暖和,珍珠泉那边的大棚,开始移栽菜秧,其余的菜农这才意识到,即便有大棚,若是现在才下种,比没大棚的提早不了多少,那样的话,大棚的优势也没法体现出来。
郭九江一宣布开始卖菜秧,买主便络绎不绝,即便口袋已经被搜刮地一干二净,那些菜农还是咬着牙准备掏腰包,甚至还有为了建大棚,已经借遍亲戚朋友,山穷水尽的人家,好言好语地求郭九江,赊欠菜秧,等收了钱再偿还。
郭九江有选择的答应了几家,眼看着大棚里的秧苗迅速减少,钱包再一次鼓了起来,他高兴极了。
郭镇的人看到郭九江得意的样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这家伙就是精,猴精猴精,咱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育苗移栽呢?”
“谁说没想到过?咱们附近不也有人用育苗床弄西红柿苗了?细细黄黄的很难活,人家那苗儿弄得好,壮实,一看就不一样。”
“郭九江说了,移栽成活,很快就会开花,大概四五十天西红柿上市。”
“可是他家的西红柿都结果了,等咱们的上来,他早就把钱揣兜里了。”
“没法子,谁要人家有个懂技术的侄女儿?”
“什么侄女?还不是看人家聪明能干,这才认亲的?郭九江什么时候不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能这么说,郭九江人还是不错的,或许,是人家先积了福。”
王长贵的儿子先在睿城学了大棚技术,过年期间又跟着学了一遍,自我感觉掌握得很好了,一个劲地鼓动爸爸建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