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876)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永昌帝眉毛霍得抬起:“张大人那份密折呢?”

  伺候的太监急忙跑过来,帮着皇帝找出那份密折,跪着膝行几步,递了上去。

  永昌帝拿着折子,放到钱隽面前,钱隽指着其中几句:“皇上你看,姜国敏、刘林、王昌,家里都田亩过万,他们自然反对新政,他们这是为了一己之私啊,皇上,这样的臣子,有什么资格弹劾别人?难道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他们就真的能成忠臣?”

  永昌帝想了想,他见钱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且还有充分的理由驳斥对方,便知道他一定有所准备。

  “明天,我特旨让你上朝,你把这些在朝堂讲出来,刹住这股攻击新政的妖风。”

  “微臣一定尽力,但还得准备几天。”钱隽这是要杀鸡给猴看了,那三个人,他一定要打中他们的七寸。

  永昌帝点头,觉得堂弟乃是真心为国的,想起昔日的种种,心里不由愧疚不已,他看到钱隽一脸疲惫,便体贴地摆摆手:“你跪安吧。”

  “是,皇上。”钱隽退出去,永昌帝心情好了许多,继续处理奏折,没想到他竟然看到一份弹劾姜国敏的,还是个小小的副四品道台。这份奏折写得比较通俗,虽然很长,但很少转圈逢迎拍马的废话,整篇罗列了姜国敏的家人仗势欺人、聚敛财富、强买土地等等罪证,让疲累的永昌帝精神一振,剩下的奏折,他也不想看了,示意伺候的太监,把钱隽挑出的几份奏折,和这一个放在一起:“明天在朝堂上诵读,我倒要看看,姜国敏拿什么脸弹劾别人。”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听审

  永昌帝要去后宫休息,值班的太监管事端出后妃号牌,永昌帝看也不看,便摆手道:“去贵妃那里。”

  随行太监有人低下头,暗暗咬牙,皇上这心情不好要去梅贵妃那里,心情好,也要去梅贵妃那里,他们拿了后宫女人的贿赂,什么时候才能为那些人办事儿?

  听说皇帝又去了梅贵妃的宫里,郑贤妃气得把手边的茶杯、茶壶全摔碎了。这些年,董进才对她不错,甚至把一个老翰林的独生女儿王淑芬弄进宫,做她的宫女,这王淑芬自小爱书成痴,肚子里的墨水,不比她的翰林老爹少,有王淑芬精心教导,她的儿子——四皇子钱灏瑱,从小就比梅贵妃的几个儿子显得聪明,郑贤妃很清楚地记得,两岁半时,儿子口齿不清地给皇上背《悯农》诗,永昌帝一脸惊奇的模样,她坚信,皇帝对她的儿子,远比对梅贵妃几个儿子好,每次皇上和钱灏瑱在一起,总是惊奇惊喜,又欣赏有加。

  钱灏瑱马上就十岁了,越发聪明好学,比和他同岁的三皇子钱灏瑨,不知要强多少倍,四皇子已经开始学论语了,钱灏瑨还在开蒙,每天读什么《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呢,只是钱灏瑨十分好动,跟着武师学了拳脚,这方面比她儿子厉害些罢了,郑贤妃觉得梅贵妃乃是山沟里钻出来的蛮夷野女,哪里会教育什么孩子,和她这个书香门第长大的女子没法比。但,她不知道梅贵妃使了什么妖法,牢牢把皇帝捆在了身边,自己和儿子精心准备的节目,硬是没有表演的机会。

  其实永昌帝是太困了,去别的女人那里,少不了会有一顿纠缠,他想睡,那些女人却不容许。她们好容易有一次机会,恨不能把他榨干才罢休。

  皇上年纪越来越大,后宫的女人若不抓紧时间生个一男半女,不管现在多得宠,将来都得被送到安乐观去修行,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她们能不急吗?

  只有梅贵妃,三男一女,在后宫地位稳固,她才真拿皇帝当丈夫,体贴他辛劳不易,总是想办法让他开心、休息,比如安排太监为皇帝按摩解乏,还会说些小女儿的趣事,让永昌帝开心一笑。

  果然,这一回梅贵妃也没有让皇帝失望,她不知从哪里学来一招蒸气浴,指挥着几个太监宫女,好好把皇上伺候了一番,永昌帝操劳过度,本来睡觉十分不易,这一回竟然还在澡堂子里,就睡得鼾声如雷,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把他擦拭干净,抬出来,盖上薄被。

  永昌帝一觉醒来,便到了早朝时间,他觉得神清气爽,浑身有劲,忍不住褒奖了梅贵妃一个甜吻:“我下朝就过来,你准备午餐吧,南海亲王妃又教你了什么新菜式,只管上了来。”

  “是!”梅贵妃现在也四十多了,行事更加端庄娴雅,她蹲身行礼,送皇帝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