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女_作者:风飞凤(878)

2018-12-31 风飞凤 种田文

  钱隽出班:“皇上,这些折子要好好保存起来,等大理寺查完姜国敏,再把这些人的家底摸一摸……”

  钱隽的话没说完,就听见咕咚一声,身后一个官员四脚朝天倒在地上,就是刘林。

  永昌帝不高兴地吩咐站班的太监快去请太医,然后让沈明昀主持后续的事务,他先退朝,由太监和侍卫簇拥着,回了内宫。太医来得很快,仔细把脉,然后摇了摇头:“这是中风了。”

  大殿的一众官员,多数脸上涌出悲伤和后悔,只有少数拥护沈明昀的,忍不住胡子直翘,压抑不住满心的欢喜。能做到朝廷的二、三品大员,家里又豪富,奢侈无度,哪个能是干净的?只要仔细查,还不一查一个准?接下来几天,钱隽在永昌帝的极力配合下,刘林、王昌等几个董进才的铁杆,陆续进了大理寺,朝堂上攻击新政的官员,噤若寒蝉,看到沈明昀的眼光,都是躲闪回避的,他们都以为,这是沈大首辅的手笔呢。董进才准备了两个月的发难,刚刚出手就被皇上毫不留情地撅断了手指,他这一派的中坚,三个人入狱,两个被抄家,其余心里有鬼的,纷纷想办法让家人处理了那些田宅,还有人太过担心,夜不成寐,强撑了几天,干脆上折子乞骸骨,也就是告老还乡,要辞官,永昌帝毫不犹豫便准了,一时间,跟从董进才的,在朝堂上一个个三缄其口,唯恐被同僚注意到,翻出家底来弹劾。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杀不杀?

  不管他们如何低调,钱隽和沈明昀早就让人着手调查,到了现在该收网的时候,怎可能轻易善罢甘休?御史台一份一份奏折递上去,董进才的铁杆拥趸一个一个倒下来,京城里,那些曾经弹劾过新政的官员,一个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出病来或者干脆装病的,不止三五个官员,永昌帝接受了他们的请辞,沈明昀立刻见缝插针,用了自己的人。

  文谨很奇怪永昌帝怎么忽然脑子清醒了,钱隽笑着敲她的头:“你怎么糊涂了?皇帝一贯喜欢搞平衡,忽然看到董进才一派竟然如此强大,还不立刻打压呀?”

  “哦,对,就算是糊涂,他依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

  “还有啊,你是不知道,国库现在,都快空了,皇帝这是着急了呢。”

  “哦,我明白,皇帝也跟普通百姓一样啊,腰包里没钱,说话就没底气,这心里也慌慌的没法淡定。”

  “嗯,你说得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普通人靠钱财提升自身价值,皇上也要靠钱财,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高明,王爷,我发现你现在的见解,越来越透彻了。”

  听到妻子恭维自己,钱隽又高兴又难堪,他伸手敲了文谨一个爆栗:“贫嘴!”

  “皇上既然这么喜欢平衡,沈大人是不是该适时收手了?董进才那边,已经有些承受不起了。”

  “不,二舅想停下,皇帝还有些不愿意呢,你知道最近查抄那些贪官,国库增加了多少银子?”

  “很多吗?”

  “可不是,京城传言,仁亲王府富可敌国,这都是表象,那些贪官不声不响的,家里更富呢,姜国敏的家,抄出金砖、银锭、金银器皿,折合银两多达五十二万两。”

  “天哪,是咱们没分家时的四五倍呢。”

  “珍珠玉石、古玩字画、红木的家具、还有房屋、田产,折合成银两,足有两百多万两银子。”

  “哇,果然比咱家富。咱们家这些东西多,可都是皇宫里赏赐出来的,父王毕竟是先皇的亲兄弟,又在西疆打了十年仗,先皇、太皇太后逢年过节都有大量的赏赐,他是哪里来的?”

  “自然是巧取豪夺、百般盘剥得来的,姜国敏的小弟,看上了一扇绣屏,人家不肯卖,他竟然为这么个东西,逼死了两条人命。”

  “这样的祸害,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嗯,明天,朝堂少不了一番争吵,二舅要把姜家有命案的人全都杀了,董进才肯定会极力保住他们的性命,极力建议皇上,把姜家的人全都流放了事呢。”

  “哪怕在流放地死了,都和判斩首的效果完全不同,就不知道皇上什么意思了。”

  “二舅肯定会据理力争的,姜国敏一家,有十三个男丁都身负命案,可以说,姜国敏罪大恶极,他要不死,贪风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