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家姓林,滁河府小湾村人,今年我们那里发了洪灾,不得已才逃荒的。”妇女低声说道。
“那我就叫你林大娘啦。”燕然想搞活气氛。
“这怎么行!”林大娘有些惶恐。
丰娘发话:“应该这么称呼的,我家也不富裕,大家在一起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吧。”
“那好吧,东家,你说怎样就怎样。”林大娘一看就是个爽快人。
燕然见有人帮忙,亟不可待地催促道:“娘,我们可以把山上的鼠洞堵了养鸡啦,娘,我听说山上养鸡不容易生病。”
林大娘笑:“还是会生病的,但每天把鸡舍打扫干净,过几天撒些石灰,就会好很多,鸡食也有讲究的,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大娘,你不止会孵小鸡,还会养大鸡呀?”
“嗯啊,我们老家的女人,个个都会养鸡的,一家少说也有七八十只。”
“养多了,鸡跑散了,晚上不知道回窝怎么办?”虽然这片荒山只有七八十亩,可要是在草窝中间找几只鸡,还真难,丰娘经常看村里的女人到处寻鸡,不由担心地问。
“东家这个不用担心,阉一只大公鸡做头儿就行,我们那里人都会的。”
丰娘有些意外,但一点也不怀疑林大娘言不符实,她没有犹豫,点头说道:“好吧,我尽快买些鸡蛋。”
林大娘看看天:“东家,这时候养鸡虽然有些晚,只能明年开春下蛋,可过年前能卖掉公鸡,也不是没收入。”
见林大娘说得有道理,燕然心中越发相信她。
“东家,买鸡蛋时我来挑选,有些蛋里没小鸡的。”
燕然知道这个道理,母鸡若没有受精,下的蛋就孵不出小鸡。
“那这事情就拜托你了。”
燕然没想到发善心竟然捡到了宝,高兴地在一边又蹦又跳,第二天,丰娘做好点心,送杜德广出门,就从村里雇来几个人,把前坡的鼠洞灌了水,老鼠抓的抓,跑的跑,然后用碎砖石头等堵了洞。
林大娘从村里买回来两百多个鸡蛋。
燕然看到娘亲眉头紧皱,知道她这些天攒出的钱去了一干二净,估计还动了老本,便安慰她:“娘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钱花出去,才能挣回来。”
“扑哧——”丰娘见小女儿还没有凳子高,满都是稚气的一张脸,绷得紧紧跟个小大人一般,不由得展颜一笑,“好乖乖,你说得对,娘觉得呀,咱家的日子,一定会好的。”
第十一章 燕然成了鸡司令
接下来几天,燕然陪着娘去买了一只猫,林大娘亲自动砌出孵蛋床。
过几天,孵蛋床干了,林大娘买来好几筐鸡蛋,又用藤条编出的蛋架一层一层摆好,放在孵蛋床上,然后在下面点火。
孵蛋床的结构有些像炕,燕然吓了一跳:“这样不会把蛋蒸熟了?”
林大娘笑:“不会,上面不烫的,然姐儿你摸摸。”
燕然把放上去,果然只是温热。
“万一火大了呢?”燕然担心道。
林大娘笑了笑:“然姐儿放心,我十岁开始跟着娘学孵蛋,几十年下来,不知几千几万只鸡都孵过了,没有失的。”
“林大娘你辛苦了。”
“呵呵呵,然姐儿年纪不大,心里好明白,知道林大娘从今天开始,就跟个孵蛋的老母鸡一样,守着鸡窝离不得。”
林大娘果然如她所说,接下来的日子,吃饭是在孵蛋床边过的,晚上睡觉,也是在边上搭的窝棚里眯一下。
林大娘过一刻钟,就要把蛋架前后上下地调换一遍,为的是鸡蛋受热均匀,这样辛苦,她依然在忙碌之余,让丰娘砍来很多藤条树枝编鸡笼。
“大娘,你不怕床子温度高了,把蛋弄坏了啊?”燕然一天能把孵蛋床摸十次。
“呵呵呵,然姐儿放心,瞧见大娘坐在什么地方吗?火洞略微热一点,大娘立刻就感觉到了。”
燕然这才明白,林大娘为何坐在孵蛋床的火口了。
天热,林大娘又坐在火口,因而脸上总是汗水涔涔,她身边放一个瓦罐,里面都是凉开水,大娘一个时辰,就能把那些喝完。
丰娘见林大娘如此辛苦,饭菜上便多有照顾,林大娘看到自己碗里比东家的还多,十分感动,一次燕然给她端饭,看到她的眼圈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