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琛松口气,他刚才特别担心皇后罢饭,饿出病来,伤在皇后,疼在他心啊。
晚上,皇帝回宫时,特意带了份奏折,他进门,就献宝样拿给皇后看。
那熟悉的字迹,让燕然实在没法不在意。
江南被抓的二十几个贪官,有五个官员确定是被胁迫的。杀了梁炳辉,嘉佑帝曾给江南派了几个官员,其有个叫李运刚的,因为偷偷写奏折告发,折子还在驿路上,他就失足落水,命呜呼,他的那封奏折,也不翼而飞。
杜仲德虽然做事魄力不够,但他绝好的名声,尤其是皇上的岳父,让人觉得他身份超然,李运刚的老家院,就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冒死拦轿喊冤。
那天,老家院的小儿子机缘巧合,看到自家老爷被害的全部过程,而且,小男孩还认识躲在暗处,指挥害人的杨金英家的管事,杜仲德让**带人,秘密抓捕了那个管事,并且已经取得了口供。
燕然看着父亲的奏折,脸上忍不住浮出笑意。
“梓潼,岳父为人正直仁厚,两袖清风,朕派他去江南,绝不是当他是个幌子,而是当他是面旗帜,面汇聚正义的旗帜。”
“你早就知道李运刚的事儿?”
“不,不知道,朕不信所有的官员都是软骨头,都会屈服于那几个恶徒的淫威之下,可是朝让我信任、威望隆重又不畏权势的大臣,却寥寥可数,明远侯他们,还得帮朕处理朝务,只有岳父的事务可以暂时放下,皇后,朕也想过你的感受,可朕坚信岳父肯定能有番作为,证明朕的安排,是明智的,正确的。”
燕然白了皇帝眼。
赵弘琛趁机坐在她身边,伸手搂住比以前略为丰腴的身子,把脸埋在她的肩头:“皇后,瞧,我比你还了解岳父,你羞不羞?”
他嘴里的热气,吹动脖子上的碎发,带着几分撩拨瘙痒,让燕然忍不住笑出声来:“嘻嘻”
见爱妻终于露出笑容,赵弘琛悄悄松口气,家是心灵的大本营,国是他的立身之本,他可不能顾此失彼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欲擒故纵
杜仲德在江南住了两个月,到底查出什么来,谁也不知道,但皇帝却下旨将杨金英无罪释放,还让他协助杜大人,清查江南的官员。
杨金英作保,关押的疑犯又放了个,其余的都让杜大人押着上了京。
皇上要杨金英主持江南清丈土地、商肆登记事,还说,他如果能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证明以前他是被冤枉的,若是还有大块的隐田,隐蔽商肆,就新帐旧账起算,同时,皇帝还派去了二十多个官员,协助杨金英做好此事。
益王府里,益王妃绞着手绢犹豫不定,若是让杨金英老老实实做事,她娘家的田产,还有她的庄子铺子,就都得交税了,若是继续隐瞒,那二十几个官员,就得买通或者杀了。
这些人可都是新科进士,不管年龄大小,全都是没有经过官场磨砺的愣头青,谁知道皇帝有没有让其那位做内应呢?
杨金英出狱来,虽然觉得是自己运筹帷幄、妥善谋划的结果,但也有几个消息让他心惊胆颤,是杜仲德曾经调查过李运刚的死,还有个,是杜仲德不知怎么找到了他藏钱的庄子。
那个庄子记在个故去的孤老亲戚名下,现在当然算是无主之物,杜仲德依照朝廷律法,给查抄充公了。。
杜仲德如何找到那个地方的?他到底是知道自己的事情呢?还是运气使然?杨金英直没弄清楚,也不敢问,那可是他半辈子的积蓄,值好几十万两银子呢。
很快,清丈土地和登记商铺的官员就到了江南,但江南省所有的官员,却在等杨金英的示下。
这天,杨金英请京城来的官员吃饭,年纪最大的刘昭语带双关地说了句:“扬大人,我们何时能回去,就看你的了。”
“刘大人何出此言?”
“扬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你不出声,那些州县的官员都在磨蹭呢。”
杨金英沉下脸来:“刘大人,对清丈土地之事,我三令五申,再催促,你可不能冤枉我。”
刘昭没有再说话,但神情却表示根本不信,其余的官员,年纪都比刘昭小,只有少数几个深沉些,不动声色,多数的表情都明显赞同刘昭的话。
杨金英猛然想到这些人可不是当年由他摆布的那些腐儒,急忙脸堆笑:“看来我得亲自下去巡视番,好好动员敦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