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875)

2018-12-27 祈祷君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乖乖来国子学读书。”

  傅歧喃喃道:“谁愿意伺候皇子啊。”

  说是散骑常侍,其实就是跟随着皇子,为他们效力的杂官。

  这种官职说起来清贵,但其实最需要谨小慎微,出身高的子弟自然是能躲就躲不愿意去做的,出身低微的根本做不了这样的官职,于是往往空缺。

  即便有人担任了,这时代顶级阀门不甩皇族也是常事,但凡有点小事他们就会辞官不出,造成散骑常侍的官位跟流水一般,连主事者自己都常年记不清自己的常侍是什么来历。

  和傅歧不同,其他几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哪怕这答案并不太好,心里也安定了不少,便纷纷向陈庆之道谢。

  临告辞前,陈庆之留了马文才半刻,特意看了看他头上的抹额,提醒他明日面圣时,一定要去掉那抹额带。

  这已经是陈庆之第二次提起这个话题,马文才虽不知为什么他特意要再提醒他一次,但知道这位从寒身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先生绝不会无的放矢,于是郑重应下了。

  目送着马文才离开,陈庆之轻抚胡须,面上喜忧参半。

  “你的机缘,就看明日了……”

  ***

  第二日一早,暂居在国子学中的“天子门生”们便换好了衣冠,跟随着宫中的礼官在国子学外等候圣驾。

  圣驾每次驾临国子学,必定是在临雍殿讲学,而临雍殿是萧氏宗亲们就学之地,往日里圣驾驾临,他们只需在临雍殿外接驾即可,这一次也不知是不是提前得到了旨意,竟也跟着这群学子们一起站在国子学外等。

  马文才前世里曾遥遥见过这些天潢贵胄,如今这些往日里遥不可及之人竟就在比肩之处,他却无悲无喜,再也找不到前世那般激动的心情。

  甚至那步辇到了近前,他跟随着礼官们屈身参拜时,心情都平静到毫无涟漪。

  这一切就像是他等候已久的一场仪式,为了这个仪式,他反抗过,算计过,努力过,如今尘埃落定,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到这里,更像是祭奠一场他过去的人生。

  他混在人群中,位置既不靠前,亦不靠后;

  他不是皇帝在意的庶族子弟,也不是皇子宗室们属意的钟灵毓秀之辈,甚至因为褚向在他身边的缘故,他连长相都不算是出众的。

  可那位渊渟岳峙的君王,却依旧注意到了他。

  起初,马文才还以为自己是感觉错了,他还特意多打量了褚向几眼,以为皇帝是惊讶于褚向的长相,所以才注视着他们的方向。

  不仅是马文才,就连褚向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

  他自十五岁后,长相就越发肖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长得不光是像母亲,更像舅舅。

  而梁帝,对他的舅舅萧宝夤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他们都想错了。

  显然这位皇帝早就知道褚向的存在,也知道他的长相特异之处,所以目光只是在褚向身上扫过一瞬,就久久地停留在了马文才的脸上。

  他注视的是那么认真,他的眼神是如此惆怅,好似正通过马文才,在看向虚空中的某个角落。

  这样的注视很快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尤其是紧跟在梁帝身边的太子萧统和几位皇子,很快也跟着萧衍的目光看了过去。

  这一看,他们的脸色俱是一变。

  哪怕马文才再淡然,此时也是一阵心惊肉跳,尤其当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其他人似乎都知道是为什么时,这种不安感尤为可怖。

  等梁帝从他身上收回目光,甚至都来不及步入临雍殿,便伸手指着他的方向,温声唤道:

  “那个额上有红痣的孩子,你过来。”

  第268章 佛前一念

  马文才头上的红痣, 在上一世时是没有的, 而是重生后突然出现在额间的。

  他刚刚重生时, 额头上的红痣并没有这么显眼,但随着他身体渐渐康复,这红痣也就越来越清楚, 甚至有很多出家人因此想要“点化”他,惹得他的祖父走到哪儿都把他带上, 很担心他哪一天就被什么“高人”带走了。

  作为一个审美正常的“男人”, 马文才其实并不喜欢自己额头的红痣, 认为显得太过阴柔, 平日里总是用额带遮起来,但因为陈庆之刻意提醒, 今天他便去掉了。

  哪怕他再蠢笨,现在也明白了陈庆之为何反复让他露出额间再去见帝王。而且以陈庆之的性格,劝他如此, 多半是对他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