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_作者:祈祷君(876)

2018-12-27 祈祷君

  但这好处,也实在太让他惶恐了。

  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下, 马文才穿过为他让开的人群,走到了皇帝和他的儿子们面前, 躬身相应他的召唤。

  “你平身, 让我仔细看看。”

  梁帝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皇帝,在他的治下, 臣子们不但不用跪来跪去, 但凡品级高点的, 还皆有座位,哪怕是一般的学子,也不必卑躬屈膝。

  他甚至很少用“朕”来称呼自己。

  马文才之前刻意打听过这位皇帝的不少事,才敢硬着头皮,站近了一点。

  在梁帝打量马文才的时候,马文才也在用余光悄悄地窥视这位帝王。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的身份都太低,并没有到可以面圣的地步,于是对他来说,这位皇帝的长相自然非常陌生。

  可在这一群人之中,若让他指出谁是皇帝,他必定能一下子认出来。

  概因他身上属于上位者的威严,已经刻进了骨子里,哪怕表现的平易近人,那也是“居高临下”式的那种。

  这位慈眉善目的帝王额头极其宽阔,双眼虽然平和,顾盼之间却有威严的神采,此时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马文才,马文才却连眼神都不敢和他接触,只敢游移到他身后的太子萧统身上。

  这位以贤明宽厚著称的太子,看向他的目光却并不友好,那是混合着懊恼和失落的眼神,实在让人费解。

  更让人玩味的是,站在太子萧统身边的二皇子萧综倒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完全无视其他皇子们担忧的表情。

  就在马文才猜度着自己额头的红痣是不是和皇帝信佛有所关联时,这位帝王却抚掌而叹:

  “像,眉目之间,极像。”

  “父皇。”

  太子萧统终于忍不住了,出声提醒道:“兄长被佛祖接引时,年纪尚小,眉目还没长开,也许……”

  “阿兄这就说的不对了,那时候您都还没出生,能确定像不像的,只有父亲。”

  萧综轻笑着说:“父亲既然说像,那就一定是像的。”

  大概是顾及到什么,他们说话的声音都极小,除了近处的马文才,其他人都听不清。

  “正是如此。他走时,虽不满月,可眉目却很清秀,像极了阿徽。”皇帝的眼神温和的让马文才甚至有些害怕。

  “孩子,你是哪里人氏,何年出生?”

  马文才被他们刻意放低的声音影响,也将声音压得低低的:“学生马文才,郡望扶风,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如今侨居吴兴。学生生于天监元年,正是陛下登基那年的七月。”

  听闻马文才的生辰,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个不知是喜,还是悲的笑容。

  “天监元年,七月……若阿徽还在,看到了你,要有多高兴啊……”

  “父皇,请勿太伤心,还请为德皇后保重圣体。”

  太子柔声劝说:“您这样,也会吓到马文才的。”

  听到太子的提醒,萧衍才如梦初醒般点了点头:“是,我们来国子学是为了求贤的。”

  他看了眼马文才,大概是想让他归位,又实在是舍不得他,竟不顾其他人的看法,对他吩咐道:“你就站在我旁边,等会儿我有事要问你。”

  马文才得了这句令,心中苦笑,盯着众人要看穿他的目光,愣是不敢。

  说罢,他这才转过头,开始一个个召见各学馆的学生,询问一些关于功课和平日里上学的问题。

  由于有马文才的插曲,不少人都有些魂不守舍,尤其是和马文才曾有过龃龉的吴郡学馆众人,更是表现的特别拘谨,倒失了几分风度。

  在这个讲究“风流气度”的年代,太过拘谨,倒显得平淡无奇了。

  而且萧衍的本意也不是想提拔不能出头的士族子弟,所以略问了问,觉得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就点点头止住了话头。

  到了平原学馆那里,皇帝倒问的格外仔细,尤其对平原学子之首的濮远行,格外和颜悦色。

  “明山宾隐居后,听说是濮子夫接管了平原学馆?我在京中也听过他的事情,他做的不错。你也姓濮?”

  濮远行受宠若惊道:“学生濮远行,家父正是濮子夫。学生替家父谢过陛下的夸奖。”

  萧衍问了问平原学馆平时如何运转,学生有多少等问题,因为濮远行的父亲就是现在名义上的代理馆主,倒也都知道情况,回答的非常详细,让皇帝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