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妃对她笑了笑:“你不必担心,跟在我们后面,依我们的样子做就是了。”
顾穗儿感念大皇子妃的体贴,忙笑道:“多谢大皇子妃。”
其实她在家里已经学过朝拜皇后的礼节,提前练过的,如今倒是不怯场,按照顺序跟在三皇子妃后面,该叩首时叩首,该行礼时行礼。
朝拜完后,便是皇家的年宴了。
寻常人家过年的宴席都是一年之中最好的,过年嘛,自然拿出往日舍不得吃的出来。这皇宫内院的年宴,更是不一般,各样山珍海味,吃过的没吃过的,全都流水一般桌上端。
顾穗儿看看左右,只见大家拿着箸子的手都小心翼翼的,吃起来姿态是优雅,但一个个显然都不太自在。
一时心里难免感慨,皇家的宴席固然丰盛,但却不是吃饭的地儿。
她也拿起箸子,学着旁边三皇子妃的样子,浅尝辄止地吃,把这场吃饭当成一个礼仪来做。
宴席上除了偶尔皇后会说几句,大家随着恭维几声,绝大部分命妇都是低着头。
不指望能巴结到皇后头上,只求不惹事而已。
也有那些不曾见过顾穗儿的,小心翼翼地瞅向顾穗儿这边。
她们自然是都知道这位娘娘的,五皇子还是睿定侯府公子时的小妾,后来侥幸生了个儿子,成了媵妃,现在竟然被提拔成了孺妃。
这再进一步,岂不是都要成正妃了?
听说出身低微,只是个乡下来的姑娘罢了。
大家瞧过去,只见在那明晃晃的凤钗之下,她生得秀眸清亮,粉腮红润,红润润的小嘴儿娇艳欲滴,端的是一个打着灯笼都看不到的美人儿。
这美人儿如今用膳的姿态也是无可挑剔的,优雅得很,并不像是乡下来的。
一时难免有人羡慕,想着这女人倒是个好命的。
五皇子那是多受皇上宠爱的,她却独占了这么个皇子,又生了个那么讨皇上喜欢的小皇孙,这以后的富贵简直是能看得着的。
正在这时,却听得“哎呀”一声,之后便有杯盏坠地的破碎声。
大家看过去时,只见五皇子府上这位孺妃娘娘,绣裙上已经沾染了些许汤汁。
而就在孺妃娘娘身旁,三皇子妃身旁伺候着的一个妇人,正满脸惊惶,小心翼翼地赔不是:“对,对不起。”
那妇人却不是别人,正是包姑,这次是跟着三皇子妃进来宫中的。
皇后本来看到顾穗儿便觉心中不喜,如今见她这边裙子溅上汤汁,便故意向那妇人责道:“这是何故,竟打破杯盏?”
包姑见皇后言语中责怪,忙跪下,恭敬地道:“皇后娘娘息怒,求皇后娘娘恕罪,只是奴婢手中拿着杯盏,本和孺妃娘娘有些距离,却不提防孺妃娘娘竟然突然抬手,胳膊正撞在了奴婢身上,这才……奴婢有罪,求皇后娘娘责罚!”
第114章
这番话听在众人耳里便又咂摸出别的意思来,都以为是这妇人本来规规矩矩的伺候三皇子妃,却因为顾穗儿突然的动作打碎了杯盏。
一时看顾穗儿,不免心中意外,想着看她刚才用膳姿态优雅,或许不过是一时的装样罢了,其实骨子里还是那乡下妇人,倒害得三皇子妃旁的这位妇人挨骂。
其他命妇再看向顾穗儿的眼神就有些意味深长,到底是乡野出身,总归上不得台面的。
也有些和顾穗儿熟识的,便觉得不对劲,那韩老夫人甚至上前要替顾穗儿说话:“孺妃娘娘刚才安分坐在自己座位,怎么可能一抬胳膊就碰到了这位妇人?”
而睿定侯府一众人等,心知这必然不是顾穗儿的过错,反而不说话,免得让人以为是帮亲,只是从旁静观其变。
三皇子妃见此情景,脸色便不好,扫了眼身旁的包姑,斥道:“你毛手毛脚,竟然还意欲怪到孺妃头上,还不快跪下给孺妃娘娘磕头赔罪!”
顾穗儿低头看了看裙摆上的汤汁,一时有些发懵,她疑惑地看向包姑。
刚才分明是包姑自己把杯盏打碎溅到自己身上,怎么会怪到自己头上?
当下便道:“回禀皇后娘娘,臣妾一直坐在这里,便是抬起胳膊,又怎么会碰到这位妇人的杯盏?除非臣妾的胳膊有三尺长,或这位妇人过来将杯盏递到臣妾身边,不然便是打死臣妾,臣妾也是做不到的!”
在场众人一听,想想也是,纷纷觉得有理,有点甚至还忍不住看了下自己和旁边座位距离,暗暗比划了下,都觉得这不可能是顾穗儿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