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尔同强辩道:“他到花枝巷时不是还有一个人同去的么?”
“那人可能只是无意间同时出现的一个嫖客。也可能是华安领着他去的……”罗砚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只对着全尔同摇头叹息:“昨日我请全兄注意查验华安的身份,不知全兄可有收获?”
全尔同暗叫一声惭愧。他原是想查验,只是军中名册堆积如山,况且又是华安这样从外府军调入禁军的的老兵,查起来更是不知从何处下手。斛律北河既验出凶徒使过裂云指,应有一身过硬的内功,他就没再朝风中之烛似的华安身上多想了。
如今听罗砚层层推断下来,华安倒真是大有可疑。
这时忽然又听见斛律北河淡淡说道:“那华安倒是老当益壮。看他走路时手脚哆嗦已露龙钟之态,刚才扑过去揍朱来时,下盘可稳得很哪。”
作者有话要说:小屏又非常花瓶地露了两小脸……雪云比小屏更加花瓶……
难道爷爷和萝卜会最终成为一对?????
青兰折(上)
斛律北河这样淡淡的一句话搁下来,太白楼这顿酒菜就让全尔同吃得味同嚼蜡,如坐针毡。等到罗砚慢悠悠最后放下筷子,他立刻起身告辞,飞也似的直奔兵部。
他知道兵部的职方记室戒备森严,等闲人都进不去,因此拐弯抹角,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同乡的书令史帮忙翻查兵籍。查了两日,才查到华安确实是武威县人,十五岁入伍,先是在前魏飞黄府下做小兵,后来编入该府的玄鹘团。当时掌管飞黄府的主将是一代名将楚成,副将是燕国公世子赫连敏华。
那是一段人尽皆知的历史。燕国公是前魏哀帝亲自登台拜将任命的柱国大将军,统辖飞黄、启明等十二路府军,南定叛党,北伐突厥,军功卓著无人能比。世子赫连敏华自小随父上阵,是当时著名的黑马银枪小将军。无奈功高震主,赫连家最后还是被魏帝逼反了。飞黄府一分为二,一部分人跟从楚成继续效忠魏室,另一部分人则跟从赫连敏华投入燕国公麾下。
玄鹘团虽是由赫连敏华亲率的,华安却继续留在飞黄府,最高时任过校尉。过了三年他被调往西路的安西府,做了一名都尉。结果只隔了一年,安西将军就降了燕国公,安西府也被并入燕军。作为降军,华安被连降两级。大燕建国后,安西府被打散重新编为外府军中的一支,华安也在其中。有关他的最后调令就是十五年前,禁军右骁卫都尉郭胜将他调入右骁卫,编入七旅第二队第五火为雍门值守。
郭胜,就是与华安有旧的那位都尉吧。全尔同将这名字在脑海里转了两遍,忽然想起这位郭胜似乎如今已经升作正五品的宁远将军。这是右骁卫中的传奇人物,当年也是赫连敏华麾下,而且是赫赫有名的玄鹘十三翼之一。
玄鹘十三翼是玄鹘团下的一支特殊小队,只有十三个人。这支队伍据说是楚成亲自培养的,专司谍报暗杀。这十三个人俱不知姓名,平时各有队伍编制,只有在受主将楚成或副将赫连敏华的亲派后才出动执行任务。郭胜的声名,还是在大燕建国后,赫连敏华成了太子,又成了武烈皇帝,在光明殿设功臣宴后才被传扬开来。而其他的十二翼,据说已悉数阵亡。
全尔同思忖着,要不要借此良机去将军府拜会下这位奇人。不过转念一想,华安既是同他有旧,只怕真要追查华安的罪责时反倒容易受阻。正踌躇着,有小兵忽然来报,说有一位青衣小婢急着寻全校尉。
来的果然是红香园的人。全尔同记得曾在殿春阁见过,多半就是当日给自己殷勤奉茶的那个。那时候笑得是多么娇俏喜人,此时一张俏脸却写满慌乱,见到全尔同就语带哭音地说道:
“全军爷你快去看看吧,那老不死的把青兰姐姐害了。”
全尔同心下咯噔一声,连忙随她赶至红香园。殿春阁里已是乱成一团,有哭声,有骂声,更有柳娘又尖又细的喝斥声。眼见全尔同到了,柳娘一肚子火气终于有了发泄之地,劈头盖脸先将他骂了一顿。既怪他当初上门骚扰园里的姑娘,又怪他不看好手下人,如今果然害出人命了。
全尔同不及分辨,只问青兰现在何处。柳娘努努嘴,终于让一个小婢领着他进了殿春阁。
殿春阁既是妓馆,房间格局与寻常人家自是不同。进去后先是一间宽敞的门厅,沿墙排开六把圈椅,更设着小几、条案。四扇描金漆屏将门厅与内厅隔开。内厅左进有一楼梯,上去有三间房间,分别是暖阁、书房和香芍娘子的卧室。内厅右侧有一扇暗门,出去是一条走廊,通向殿春阁后仆婢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