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又问道:“那买通人作伪证也是你所为吗?”赵清云看向皇帝否认道:“皇上明鉴,这个真的不是臣所为,而且臣出身寒微,就是想这么做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雍正摸着手上的玉板指,定定的看着赵清云,神色令人捉摸不透,良久,他才开口道:“赵清云,罚俸一年,若再有下次朕决不轻饶。”
这个处罚算是很轻了,赵轻云赶紧磕头道:“谢主隆恩。”
随后雍正站起来,对着钟庭宵说道:“剩下的就交给你了,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钟庭宵回道:“是,皇上放心。”
雍正又对身旁的怀惠公主说道:“怀惠,我们回宫吧。”怀惠公主点点头,在父亲后面跟着。
第18章 第 18 章 父子养心殿谈话
养心殿内,三阿哥弘时跪在殿内正中央,雍正坐在御桌前的龙椅上,双手半握成拳放在案上,面目严肃的看着他。
在弘时的记忆里,雍正俨然是个严父,从来没有对他和颜悦色过,就连对他笑的次数都屈指可数。随着他的年龄渐长,这种严厉也愈增,甚至于每次见到父亲他心里都会有些微微发怵。现在见他面目严肃的看着自己,更是如同猫见了老鼠般,他把头伏的很低,不敢与父亲的视线有正面相交。
这副唯唯诺诺的模样瞧在雍正眼里,更是对弘时失望之极,堂堂皇子,竟没有一点气慨,连怀惠一个公主不如。他沉默了许久才沉声说道:“那李元风与你,可是表亲?“弘时低声回道:”是。“
自从李元风的事情暴露以来,他就一直在想怎么应对,可是一直都没有想到有用的办法,毕竟皇帝都亲自插手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毕竟不论是被杀害者,还是被冤枉者,都是无权无势之人,在身为皇子的他看来,这些人的命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知道还会掀起这样大的波澜。
雍正见他如此神情,心里也大概猜到了七七八八。他眼神凌厉的看着他问道:“仗着皇子的身份,与那京县县官窜通,买通人作伪证诬陷嫁祸他人,包庇表亲李元风,这些可都是你所为?“
弘时知道此事己没有辩解的余地,越否认越会惹怒君父,倒不如真诚忏悔换得一点宽恕。他颤颤的回道:“是儿臣的错,儿臣念及兄弟情谊,不忍表弟丢掉性命,一时糊涂才。。。,求皇阿玛原谅儿臣这一回。“
雍正隐忍着怒气道:“兄弟情谊?你的兄弟何时姓李了?你的表弟丢掉性命可惜,那别人的性命就不是命了吗,这就是你身为大清皇子的担当吗?”
弘时连忙磕头道:“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雍正沉了沉气息,又道:“你的亲兄弟犯了错也不见你这般庇护过,一个外戚却让连大清的法纪都不顾了吗?”问完这句,他迟疑了一会儿,随即又问道:“这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你额娘授意你的?”
弘时虽然对父亲没有多少亲情,但对自己的母亲却感情深厚。他生怕自己犯的错会牵连到母亲,连忙否认道:“这件事与额娘没有半点关系,都是儿臣自己糊涂,请皇阿玛一定不要怪罪额娘。”
雍正闭了闭眼道:“你是你,你额娘是你额娘,既然与此事无关,朕自然不会怪罪于她。”沉默良久之后才又说道:“幸而此案最终得以扭转,还未行刑,否则两条人命就因你而枉送了。”
弘时哭着垦求道:“求皇阿玛宽恕儿臣这一回吧。”
雍正有些失望的说道:“你前面几个哥哥都早夭,你算是朕的长子,本应上为君父分忧,下为臣民表率,朕原本也对你寄予厚望,奈何你不争气,一次次的让朕失望。”
弘时听着父亲一句一句的似在控诉,心里也很是委屈,他从来不曾感受到父亲对他有什么厚望,只是觉得父亲对自己确实足够严厉。他也有些伤心的喃喃说道:“皇阿玛,我从来不知道你对我也曾有过期望,也从不知道您对竟是我如此失望。”
雍正看着他,终是有些不忍,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有些疲惫的说道:“你回去闭门思过三个月,没有朕的允许,不许出门。”
弘时知道虽为此次没有重罚,但父亲对自己的失望又更甚了,他带着哭腔回道:“儿臣遵旨。“
雍正起身,扶着随待在旁的总管太监苏甚的手,准备从后面的通道回寝宫休息,转身之前他又对弘时说道:“你既然念及你额娘,就要争点气,不要一再让朕失望,让她痛心,她这些年也不容易。“说完便转身走了,留弘时一个人在大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