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顿了顿回头说道:“你以后会知道的。”说完转身便走了。
景娴看着他的背影,泪水慢慢溢满眼眶,化成两行泪滴从眼角滑落,神情全不似刚才的愤怒和羞涩,而是一种伤心欲绝的凄绝。
自从她第一次在皇后的储秀宫见到弘历,便再也没有忘记。姑母似乎发现了她的心意,便有意找机会让他们多见面。她自然是欢喜的,但她把自己的这份心思隐藏的很好,从来没有在弘历面前表露过。她抱着很大的期望,毕竟姑母是皇后,一定能够帮她促成好事,谁知弘历今日竟登门亲自拒绝了这份心意,让她一颗心从天堂跌入地狱。
她心里觉得很不甘心,自己满腔真挚的情谊,对心上人来说却如同□□一样。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她也是门名门世家出身,怎能忍受这样的羞辱。
而对于弘历来说,难以说出口的话终究还是说了,他感到很轻松,仿佛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似的。他很想去见见慕雪,自从上次分别后,己经有一个多月未见过他了。
他骑着马来到富察府的门前,在门前树下站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有去敲门。他没有想好该以何种理由去见她,这也让他心里更是有一种紧迫感,他多想可以堂堂正正的去见她,不需要找任何理由,想见就随时能见。
慕雪此时正在书房拿着一本《论语》在看,正好看到:“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读到这一句时,她怔怔的发了好久的呆,她的内心也多么希望与弘历能够像诗经中描写的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着想着就没有心思再看下去了,她走到窗前看着院墙外面的那棵大树,此时己经入秋,树叶渐渐凋零,有一种萧瑟的哀愁之感。
她不知道此时弘历就在这棵树下,跟她怀着同样的心情。弘历终究还是翻身上马,马蹄飞扬,一声嘶鸣,随即绝尘而去。慕雪听到马鸣声,赶紧跑到大门外,却早己看不到人影。她望着马蹄声响起的方向,知道那一定是弘历,顿时眼眶微红,内心似是小鹿在撞,怦怦的跳着。虽然没有见到人,但知道他也在挂念着自己,心里很是感动,也很温暖。
第21章 第21章 母子伴游御花园
这一日,弘历早起去寿康宫给喜妃请安,熹妃告诉他,皇后病了,早膳过后她就得去待疾。作为皇子,嫡母病了,本也应该去探望的,只是现在皇后病体虚弱,只怕会扰了她的清静,只能等她好一点之后再探望,于是陪母亲用过早膳后,叮嘱母亲自己也要注意身体,便回府了。
离下月初的祭陵大典只有不到十日了,他约礼部尚书陈之焕商榷大典的流程,需要准备的一应物品,列出相关出席的人员以及他们各自的站位。由于程序繁多复杂,弘历一连好几日都在忙碌这个事情,他要确保大典当日不出错,以不辜负皇父的信任。而且他这一生最敬重的就是自己的皇祖,若不是皇祖的疼爱和悉心教导,他也不会那么早就得到父亲的看重,皇祖的恩德他一直都记着,就算没有别的原因,他也会格外用心,这是他身为人孙的本分。
九月二十八日这天,所有事情总算准备妥当,他也可以休息两日了。他决定再进宫去看看母亲,顺便打听一下皇后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午休过后,他便进宫了,来到寿康宫,看到熹往正在熏炉里放香料,一时疑惑的问道:“儿子记得额娘以前并没有梵香的习惯,怎的今日却有这个兴致了?”熹妃见儿子来了很是高兴,回道:“这是我自己用鲜花调制的百合香,清新淡雅,有宁神的作用。”弘历又问道:“额娘最近睡得不好吗?您这几日还每天去皇后寝宫待疾吗?”
熹妃见儿子担忧,便笑着说道:“你这几日事务繁忙,我怕你睡不好,特意给你调制的,今日我只是自己先试试,你闻闻,这香你喜欢吗?“
弘历不禁大为感动,说道:“额娘这几日也忙碌,还要操心儿子,要是累倒了怎么办,儿子如今大了,哪里还需要额娘这般费神。“
熹妃慈爱的说道:“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你就是再大也是我儿子。天底下哪有母亲不牵挂儿子的。“
顿了顿,有些忧心的说道:“皇后这几日身体不好,好像比前几日又更严重了。“
弘历有些关切的问道:“皇后生的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