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回道:“听说是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感了风寒,太医也只是开了药方慢慢调理,没有什么好的进展,看她的身子也确实虚弱。“
弘历问道:“皇后的身体一向不错,怎的只是染了风寒,连太医都调理不好了呢“
熹妃有些感伤,似是在回忆往事的说道:“皇后早年丧子,对她打击很大,身子也只是外强内弱罢了。”
弘历不愿再让母亲伤心,便说道:“皇后娘娘也可怜,儿子也希望母亲多保重身体,不要太受累了。”
熹妃这才回过神,看了看儿子关切的眼神,笑着说道:“额娘身体好的很,你不用担心。倒是你自己要多保养,不要太累了。”
弘历笑道:“额娘放心吧,等祭陵的事情忙完了,我就多抽点时间陪额娘。”
熹妃点点头,说道:“你忙你的,额娘不要紧。”
谈了会心,母子俩又去御花园散步,熬过炎热的夏季,这秋风凉凉,很是舒爽。御花园里有一处假山,假山之间围绕着一汪清泉,泉水清洌,后宫中的人经常会来这儿闲坐。
熹妃母子就在一块大的假山石上坐了下来,观赏泉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无意间看到泉水对面齐妃背对着他们坐着,似乎是在伤心落泪,熹妃对弘历说道:“我们去看看吧。”弘历点了点头。
于是,母子两便绕了半圈,朝齐妃走去。齐妃听见脚步声,抬头便看见了他们。熹妃关切的问道:“齐妃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齐妃用绢巾拭了拭脸上的残泪,眼圈还有些发红,她看向熹妃回道:“我没事,一时感伤罢了。”她又看到熹妃身后的四阿哥,便问道:“四阿哥也在啊,今日怎么有空逛御花园,听说皇上命你主持下月初的祭祀典礼,你这段时间很忙呢?”
弘历听出她语气中的不善,但也不想和她计较,便回道:“都忙的差不多了,今日有空便来陪陪额娘。”
齐妃凄然一笑道:“还是熹妃命好,养的儿子既有孝心,又得皇上看重,不像我的弘时。”她语气中既有讽刺,又有羡慕。十年前,她有美丽的容颜,又是深得夫君宠爱的侧福晋,生育众多子女,可惜只有弘时一人得以平安长大。十年前的熹妃,只不过是一个侍妾,身份卑微,根本没有资格与她平起平坐。而如今,自己唯一的儿子被皇上厌弃,被罚闭门思过,自己也年老色衰,被皇帝冷落。熹妃却因为儿子一步步晋升,成为这后宫中不能被轻易忽视的存在。一个如同朝阳缓缓升起,一个却如落日渐渐西沉,果真是十年风水轮流转,怎能不叫人感慨。
熹妃虽然一直不得圣宠,但心思却是玲珑剔透,如何听不出她语气里的无奈和不甘。她依旧平和温声的说道:“弘时是皇上的长子,身份贵重,皇上如何会不看重他呢,眼下皇上只是一时气恼,姐姐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齐妃似是看开的说道:“不管是一时气恼也好,真心厌弃也罢,以后我只希望我们母子能平安度日。”
熹妃见她心如死灰的样子,本想再劝两句,齐妃却似乎是累了,朝她摆摆手说道:“你们逛吧,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我累了就先失陪了。”说罢便转身离去。走了几步突然转身看向弘历,说道:“四阿哥,往日弘时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希望你不要跟计较,是我没有教好他,你要怪就怪我吧,其实他本性不坏,如今又被你皇阿玛厌恶,也算得到了惩罚。”
弘历向她躬一躬身,说道:“齐娘娘言重了,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我早就忘了。”
齐妃也有些释然的说道:“是啊,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然后看向弘历又说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弘历看了看母亲,问道:“额娘,以前那些事情你可还记得,心里还怨吗?”
熹妃笑了笑,感慨的说道:“都是些陈年往事了,还记它做什么,齐妃也可怜,与其最终都会失去,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得到,这样就不用体会失去的痛苦。”
一阵冷风吹来,弘历打了个寒颤,他扶着熹妃的手臂说道:“额娘,风大了,我们也回去吧。”
熹妃点点头,母子俩便又相扶着回去了。
回府后,弘历想到了三阿哥,他惟一的兄长如今的处境,也感叹起事世无常。的确如他所说,小时候的种种他早就不计较了,如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志向,和想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而己。他熟读了那么多史书,一早就明白,生在皇家,想要父慈子爱,兄友弟恭根本就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