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像上午一样,离开众人十几步后,瑜楚才开口:“孙仁那妾,是从云南来的,她那孩儿的出生时辰也有蹊跷,定与孙义有关!”
姜衡大惊:“姑娘怎知她是从云南来的?”
瑜楚一下子被被问住了,总不能说是前世见过的,那该怎样解释呢?踌躇间,突然想起自家缀锦阁,不正是现成的借口?
“我家有间绸缎铺子,年年都从南边进货,我见过云南夷人的绣样,与别处都不同。刚才,我又在孙家晾的衣裳上见到了那种绣法。”
姜衡闻言严肃起来:“你可确定?”
瑜楚点头:“那种绣法很独特,不会弄错的。”
“看来,要派人走一趟云南了,”姜衡皱着眉,又问:“孙家那小儿,我也打听过,说是出生时全村都听到了。我算着日子,并没有什么可疑。”
“听到和见到可不一样。我听说,庄上的人都是等孩子半岁了才第一次见到,过了半年,是不是早产可就看不大出了。”
“你的意思是孩子早就出生了,却被孙家瞒着,故意过了一阵子才让孩子“又”出生一次?”
“嗯,”瑜楚说得很有信心:“孙家孩子多,又住的离别人家都远。便是有婴儿啼哭,也能遮掩过去。把孩子真实出生时间换成假的,便不会有人起疑。再者说。怎么就那么巧,正好生产时就有大夫借住在孙家?若没这个大夫,孙家小儿可就没有理由被藏半年才出来见人了。”
姜衡默然,只是出去找人聊了聊又在庄上转了一圈,就发现这么多疑点,这位华二姑娘……以前是自己太过小瞧她了。
瑜楚见姜衡脸色不太好,略一琢磨,难道是自己发现的线索他没有发现,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想了想,安慰道:“我今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什么绣花啦孩子啦之类女人才关心的话题,世子没有察觉实属正常。”
姜衡笑道:“在下不是那等小气的人,姑娘也不要多心。只是我要先派人去云南打听清楚了才好走下一步,姑娘界时定是已在京城府中了。到时候有了消息,我该怎样通知你?”
瑜楚看姜衡一片霁月风光,确实不像有什么龃龉,也笑了:“世子若不嫌麻烦,可以和缀锦阁何掌柜递个话,我回去请我娘吩咐一声,到时我们在缀锦阁见一见。”
姜衡笑着答应了,看着瑜楚因为出汗,在阳光下微微发光的小脸,心中居然涌出了一丝遗憾:只怕再见面,也不能像今日这般轻松愉悦,毫无拘束了。
因为要赶在宵禁前入城,姜衡匆匆告辞,要走时,突然想起一件事,又下马叫住瑜楚:“有件事,也许华姑娘不记得了。那天在谢尚书府上,我曾和姑娘有一面之缘。”
瑜楚笑道:“我记得,不过当时不知道是你。那天你迷路了,是吗?”
姜衡摇摇头:“不,我会去假山那儿,是因为我看到了我那继弟,姜洐。”
瑜楚惊道:“什么?当时假山那边还有其他人?”
“恐怕不止,”姜衡的语气有些晦暗不明:“除了谢尚书和姜洐,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人,那天也去了尚书府。”
第23章开张前的准备
瑜楚是姜衡走后第二天回的华府,回去时除了一车兔毛,还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和满脑门的官司。一半是因为孙仁家的妾氏,一半是因为微服出现在尚书府的二皇子。
瑜英指使红叶把自己推下假山,难道和二皇子有关?怕自己听到什么不该听的?可当时是红叶把自己领到假山上的呀。或者,难道是……瑜楚深吸一口气,不敢再深想。可是瑜英胆子有那么大吗?还有,她是怎么认识二皇子的?那个姜洐,二皇子的姨表弟,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
瑜楚就这样一路眼神发直回到了华府,路上棠梨几次忍不住想摸摸瑜楚的额头,看她是不是被晒傻了,怎么这样呆呆的,却都被琯柚瞪了回去,直到回府也没得逞。
丛桂轩里,瑜楚把这两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莫氏。听到姜衡在追查孙义的下落,叹道:“看来宣宁侯世子是铁了心要给萧老将军翻案了,他这一番动作,不知道要在京城掀起多大风浪。你这次帮了他,也不知是福是祸。”
瑜楚不服气:“等到姜世子查明了腾冲那件事的真相,爹爹的事也就顺势水落石出,娘怎么还说“不知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