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今天办不了呗?”
这个叫应浡的男孩听说是前年入职的,而坐在他对面问他的这个女孩则是耿莲的同期,名叫戴橙。体检时互相加过微信,耿莲在大厅上班之后也一起在食堂吃过几次饭。是本地人,开朗友善又有责任心,只是有些迟钝,比如耿莲热情中的刻意和应浡的好感,她都没能注意到。这点于耿莲来说算是好事,与应浡却有些头疼了。
“对,如果你明天以后来,就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一起带来;如果你监护人今天能来,就不用开户籍证明。”
“嗡——!嗡——!”抽屉里手机在震。
“喂,杨姐。”
“诶,耿莲,今天下午你回单位一趟,有个会你一起听一听。大厅那边你梁姐去。你中午回来吃或者吃完回来都行。”
“嗯,我知道了。”
杨姐是她所在科的科长,对她不错。她虽然不如李乐那样很快就融入到了单位,但也不至于被冷淡,主要还是她自己的问题。就算表面的温和掩饰的再好,本质冷漠也很难不被觉察。
在食堂吃过饭她就直接回单位了,路不远不需要坐车,也没什么工作需要当面交接。
这座小城与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高铁不过两小时,她却从没来过。街上人不多,街道也干净整齐,只是这元月的天气却冷了不少。但她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不光是因为天气,更多的,是一个新的穿衣风格。
小时候,她总是穿得美美的,像个小公主,她总是甜美的笑,乖巧的模样。妈妈从不吝啬在她身上花钱,就像不吝啬在自己身上花钱一样,好像她是她的一件装饰品。来自小朋友的羡慕让她自得,来自妈妈的“爱你”让她开心。就只是哭不得,只要她哭,妈妈就会生气,“再哭我就不爱你了!”是句可怕的威胁。所以她很少哭,即便不喜欢,即便压腿很疼,即便琵琶弦很紧。
七岁上学前她从没上过幼儿园或是学前班,她所有的学前教育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所以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适应,但她很快就克服了。她总是成绩最好的,她总是全优的,她是班长,是开学时的学生代表,是闭幕式上的主持和压轴表演。她的文具总是莫名不见,也总是有人把自己的借给她。她三年级就收到过情书,可她到现在还没有过一个正经男朋友。
耿莲走在林荫路上,树上因昨晚下了雪银白一片,风一吹,就有雪掉下来。路边停着一辆面包车,路过时车窗应着她的脸,胡乱绑着的头发,素面朝天的脸,深蓝色全框眼镜是上班前配的,她原本就有些近视。李乐曾不止一次问她为什么不化妆,她说懒得化。
她觉得这样更像不是自己的另一个人。
“回来了。”杨姐坐在等候区的长椅子上看手机,听见有人开门就抬头看。
“嗯,回来得有点早了,大家还午休呢。”
“冬天就容易犯困。大厅那边不忙吧?”
“不忙,忙点还能有点意思。”
“是,过年前这几天能闲一闲,一过完年就该忙了。到时候就得把你从大厅调回来,让局里派别人去了。要不咱们这活忙不过来。”
“嗯!”耿莲笑着点头答应。
“一会儿一点半开大会,主要就是总结总结年底考核的情况,再说说过年放假安排和这几天暗访的事。”
“哦。”她点点头,努力亲和的笑容总有哪里不够自然。
她在刚来时坐过几天的座位上坐下来,对桌的李乐戴着耳机趴在桌上午睡。整个单位安静的只听得到呼吸声。她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点亮屏幕却不知该点开哪个app,微信没有消息,朋友圈也没更新。
或许该下个游戏。
可又没什么感兴趣。刷新了天气,点开了日历。
周二,离除夕还有两天。
“醒醒吧,到点了。乐乐没睡醒啊!哎呀我都没睡着。”杨姐一边说一边往自己的座位走,她声音有点尖但没到让人讨厌的程度。
李乐迷迷糊糊的坐起来,“嗯”了一声,看见对面的耿莲,摘下耳机问:“叫你回来开会啊?”
“嗯。”她应了一声。
“忙吗?最近。”
“闲死了。”
“眼看着就过年了,哪还有人办事啊!好想现在就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