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刀_作者:九纵(165)

2018-12-01 九纵 女强文

  十娘言下之意,是希望陈炳在陛下面前,推荐鸿儒书院她看好的几个士子,但这依然引起了陈炳的怀疑——

  陛下对薛骋紧追不舍,很快就能抓着把柄问罪其母,襄城公主不担心连坐,还有心思搞人才引进?

  陈炳面上答应,惴惴了好几日,还是去找谢枢试探。

  陈炳知道谢枢跟公主不清不楚,说话自然藏一半露一半,只问最近陛下有没有调动禁卫军。

  谢枢倒是很大方,说昨日禁卫军统领佟岱回乡丁忧,陛下临时指派我统领禁卫军,怎么陈大人知道陛下有意去哪儿?

  陈炳闻言心中警铃大作,却不敢问谢枢有否见过公主,唯恐谢枢投靠了公主,将他杀人灭口。

  陈炳在心中合计一番,决定动用“特敕令”,连夜入宫汇报陛下,襄城公主可能会谋刺。

  特敕令是历代帝王颁给亲信臣子的令牌,考虑到有时事出突然,或是不便惊动他人,特许手持令牌的臣子不经通报,由皇宫一处暗门入宫觐见。

  当然,为免有人趁此机会谋刺,臣子由暗门入内前,必须吞下大内秘毒三日醉,若无解药三个时辰内必亡。

  慕容彻见到陈炳时,觉得他还算有几分忠心,就是贪财了些。

  慕容彻转而想到,若十娘谋刺得逞,陈炳的银子都得吐出来,他应该还是为了钱。

  慕容彻一个时辰后,才召见了陈炳,陈炳忍着生命倒数两个时辰的惊慌,仍然维持了话中清晰的逻辑。

  陈炳说,民间渐有传言,说珍郡王慕容清出家,乃陛下……所为。

  慕容清是相国寺的监寺,声名远扬,向来善于蛊惑人心,只怕百姓信了他的妖言,将陛下视作残害手足之人。

  慕容彻见他半天也没说到重点,手中的茶都喝凉了,不由微微蹙眉,闭目养了会神,也没有给解药的意思。

  陈炳冷汗涔涔,只能说:

  “臣从兵部尚书谢枢处听闻,陛下将禁卫军交与了他,臣以为这万万不可。”

  “谢枢本是襄城公主的家臣,若公主心存歹念,谢枢万万不可信任!”

  慕容彻闻言沉思良久,也不发一言,陈炳怕他不给解药,只能放了个大招:

  “明日陛下微服,若用谢枢,恐有大变啊!”

  陈炳说到了关键,慕容彻这才开了金口,漫不经心又一针见血:

  “朕并未与谢枢说明日去鸿儒书院。”

  陈炳心头泣血,却只能大拜磕头,说臣一时得意忘形,将随驾之事说与夫人听,谁知她是襄城公主的眼线,今日才与臣坦白一切。

  陈炳恳切道,公主窥探陛下行踪,其心可诛,万望陛下明鉴。

  言至此处,陈炳后悔不迭,以至泪流满面,直道臣万死不足惜,唯愿陛下提防公主,臣死也瞑目。

  慕容彻沉默许久,还是温言让他起来,又命人给他解药,意味深长地说:

  爱卿忠心,朕都明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陈炳这才放心擦去满头的冷汗。

  作者有话要说:  陈炳还是蛮忠心的。

  第142章 慕容彻微服

  奉先九年十月初十, 襄城公主挟持珍郡王慕容清,于鸿儒书院设伏谋刺, 以熙帝残害手足之名, 意图逼熙帝禅位慕容清。

  熙帝察觉公主阴谋,将襄城一党一网打尽, 念慕容清为人所迫, 开恩恕之。

  鸿儒书院士子有勇有谋,护驾有功, 熙帝特赐数人来年鸿儒科考试资格。

  这一出帝王与士子共生死的戏码,帝王既考验了士子, 又笼络了士子, 简直不能更妙。

  史书上只写功过胜负, 实际情况……

  呃,精彩得多。

  慕容彻为显礼贤下士,只带了少数护卫进入书院, 十娘则通过山长言纲,提前数日将刺客藏入。

  柳三汴私以为, 这么快弄死十娘,谢枢当居首功。

  要不是他哄骗十娘,说你放心去吧, 我必护你周全,十娘也不至于这么傻——

  她混进了书院,要亲自劫持慕容彻,逼他禅位。

  就算刺客们能制住慕容彻, 书院外的禁卫军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不能靠近,可以放暗箭秒你嘛,就算禁卫军能听谢枢的……

  问题是谢枢他真不是你的人啊十娘!!

  就算这个计划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成功,十娘也不愿意服老,非要最后绚烂一把。

  慕容彻微服私访之时,士子们正在学堂里上课,山长言纲亲自授课,讲的是梁史中,献帝惩治贪腐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