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刀_作者:九纵(17)

2018-12-01 九纵 女强文

  大理寺不是程观音想进就能进的,可大理寺卿与兵部尚书一向不对头,这厮一听见程五小姐来了,便笑如老树开花,极致的猥琐。

  程观音非常坦诚,说绣鞋是她赠与皇长孙妃的,又在湖边被她拾到,因发现鞋底多了一根银针不敢送回来,怕被人赖上杀人罪名。

  程观音的意思是,有人利用她的绣鞋杀了皇长孙妃,不巧被她发现银针,这人或许知道,却笃定她不会上报,徒惹嫌疑。

  程观音反其道而行之,颇有点清者自清的意思。

  柳三汴的想法始终和程观音不大一样——

  程观音之所以得到那只绣鞋,不仅仅是因为有人想告诉她,你杀人之事有人知道,也不仅仅是她想的那样,日后会被人拿出来威胁……

  或许也因为,那只是一场交易。

  程观音虽然在两只绣鞋里都藏了银针,可她不知道——

  皇长孙妃只有左脚踝有个针眼,即便另外一只藏了银针的绣鞋落在旁人手里,也远远没有程观音手中的这只左脚更有说服力。

  或许对方把致命的证据交给程观音,只是想她销毁证据,保护自己。

  或许是太子殿下发现皇长孙妃被一根针毒死,查到程观音身上,又利用这个把柄降服了兵部尚书程埠,那只绣鞋作为关键证据,才会从天而降落在程观音手里。

  横山之中,谢五湖也曾见到过形似程埠之人,想来因此投靠了太子。

  不过,三汴仍是三变,作为一只善于挑剔自己的变|态,她很快又推翻了这条最初的思路。

  她向慕容彻汇报的时候,就已经整理出最新的思路——

  如果真要毁灭证据,绣鞋完全可以直接交给程埠销毁,根本没必要和尸体一起出现,此举完全是为了恐吓程观音,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太子殿下没理由不把绣鞋直接交给程埠,绣鞋一定到过程埠的手中,而恐吓程观音的人,正是她的亲爹。

  程观音,或许从一开始,到你上报大理寺,就都是你爹的局呢?

  你爹知道你宁折不弯的性子,甚至纵容你到了大理寺,把你亲手交给他的对头。

  程观音,你这么聪明,有没有想到呢?

  程观音,你这般烈性,敢不敢这样想?

  程观音的说辞虽然严谨,最终还是被请入大理寺的监牢。

  柳三汴本想阻止程观音,可慕容彻的命令是:顺势而为,静观其变。

  如果程埠最终还是要让程观音揭发皇长孙妃之死的真相,那只能说明,他不是真心投靠太子。

  程埠放任程观音搅局,不惜让爱女被收监,继而设法营救,只会让太子觉着,他生了一个不听话的女儿,却必会设法遮掩这桩共谋,而不会怀疑他的忠心。

  程埠在这段时间里,足以摸清太子殿下密操私兵的罪状,最终连同皇长孙妃的死因一同上报。

  ——程观音的死活,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程埠需要的,不仅仅是皇长孙妃之死背后的污浊真相,更是一个与太子殿下共患难同悲喜的机会,好在过程中掌握太子更多的人脉,程观音不巧充当了桥梁。

  柳三汴觉着,程埠十之八|九是为了坑太子,慕容彻微笑,说程埠究竟是为了谁呢?

  程埠,你是谁,为了谁。

  作者有话要说:  略枯燥的分析章

  第15章 邪恶程九思

  程埠不是慕容彻的人,也不真心效忠太子,看样子也并非纯臣,那只有一种可能——

  慕容彻与太子一方斗争已久,或许彼此都忽略了第三方势力。

  慕容彻想知道,会是谁呢?

  这个问题,三汴自然逃不掉给答案的命。

  谁让她卧底在程府呢?

  可惜无论是思回,还是柳三汴,在程观音入狱受苦的时候,都没心情继续勾引程九思。

  程九思呢,最近大概从悲痛中走出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作息规律,却也没法立即投入到集邮大业中,没事儿总喝两口小酒,迷迷瞪瞪拉着个丫鬟就喊“坠儿”。

  皇长孙妃闺名田幽,表字静之,乳名坠儿。

  柳三汴很无语,这等亲密之语程九思也能天天夜夜地喊,不怕被人听见?

  哎,不说别的耳目,你眼前这个可是个四品密探啊!

  鉴于喝醉之后谁都可以是坠儿,程九思后续淅淅沥沥如春雨般的悲痛,渐渐化为宠幸丫鬟连绵不绝的雨露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