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天,就在这一夜揭下了它的盖头。
一时间,凄凉、凄楚、惊惶、无助,都随那外头渐起的北风,朝向阿慈的心间呼啸而来。
她在新婚当夜守了寡,实是一颗灾星。
一颗命硬的灾星。
她倒宁愿自己是死在了前一世,至少是她死去了,没有见过夫君的面,也就没有任何旁的念想。可偏偏她命硬至此,竟又活了过来。非但活过来了,还害死了自己的意中人。
若没了她,他会否便能躲过这一劫……
阿慈在胡思乱想之际,又别过头,默默抬手拭泪。
泪痕贴着脸,有些冰凉,忽而外头的帘子被人打起,灌入些风进来,将那冰凉泪痕吹得更冷了些。阿慈抬眼,便见一身着紫色粗绸直裾袍,留一把胡子,模样约摸四五十岁的男子进来了,林嬷嬷见了,唤了一声“胡管家”。
阿慈知晓这位便是王府管家,胡管家了,亦望向他。
只见胡管家行至阿慈身前一丈处,磕了个头,道:“老奴胡开源,见过娘娘。”
“胡管家免礼。”阿慈道,“今夜外头的事,全仗胡管家操持。”
胡管家爬起身来,又垂首道:“娘娘言重了,本也是老奴的本分,何况老奴随侍王爷多年,王爷如今……”
他话及此处,又打住嘴,没再往下说下去,可也已然勾起了一屋子的抽抽搭搭。
阿慈勉力压下又要泛出的泪,稳了稳神,抬眼问他:“胡管家来,可是有事要报?”
“是。”
“何事?”
胡管家道:“回禀娘娘,是四王爷求见。”
“四王爷?”阿慈略一蹙眉。
当此时,她人也无甚精神,哭了这么许久,双眼想必也是红肿不堪,私心里便并不想见。但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往后只怕少不得要仰人鼻息,念及此处,便又觉着少得罪一位是一位,遂还是朝胡管家一颔首:“请进来吧。”
“是。”胡管家应一声,便退下去了。
帘子打起,一闪而过透出外头的天,夜空深黑,倒是有一轮明月正于东面高悬。
作者有话要说:
嫂嫂万福,冲鸭!求收藏鸭!
第2页
第2章
四王爷来时,见到院子里正有三五成群的仆妇们扎堆,皆埋着脑袋在低声地说些什么,瞧见他从旁过,方才止住嘴,正过身子向他行礼,齐齐道一声:“四爷。”
这位四王爷名唤高羡,封号一个“睿”字,自幼便是与端王爷一处长大的。
先帝生有六子,嫡长子便是如今的陛下,大梁皇帝高巍,余下几位封了王爷的皇子里,病逝了一位,另有三王爷、六王爷去了封地,只留下与陛下一母同胞的二王爷和这位四王爷在京中。
但这位四王爷,虽自幼便与端王爷一处长大,却并非是当朝太后所出。
四王爷的生母容妃,早在诞下他数月以后便撇下这位幼子出家了,往后也一直居于京郊一处庵堂里修行。倒是被她撇下的这位四王爷,因太后见之年幼,于心不忍,遂才一直留在了身边抚养长大。
以上诸事,阿慈还在家中待嫁时,便已有过耳闻。终归她要嫁入端王府,来日必也是要与这人打交道的,只是不想这交道会来得比她预想的还要早些。
阿慈在胡管家走以后,便命几个丫鬟去打了水,取了帕子来,又教人移来一面铜镜,对着镜子细细将面上被泪水污花的地方擦拭干净。镜子里的阿慈,双眸已然哭得有些肿了,她又拿热帕子敷了片刻,方才命人将这些都撤去。
阿慈是第一回见这位小叔子,虽是在这种时刻,却也不想蓬头垢面地丢了端王府的脸面。只是阿慈整理完毕,心下不禁又起了些疑窦。
她还在家中时,曾听过这位四王爷的一些逸事,除了生母出家、由太后抚养长大种种以外,还闻道是这位四王爷,生性风流孟浪,因生得是沈腰潘鬓,常见于风月场中,每饮酒,便更见醉玉颓山。这样一位风流王爷,此时要来求见她,却是为何?
阿慈想不通,又琢磨了片刻,心下只道他或是因与二王爷一处长大之故,感情更要胜过旁人几分,王爷一夕之间没了,他必然也是不好受的,此时来见寡嫂,也归是在情理之中罢。
阿慈想着,又顾自按下心中的些许疑虑,听见外头胡管家的声音响起,隔着帘子递了句话进来:“娘娘,四王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