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伊将军和奚丞相两人一左一右,不动声色,静观其便,皇上打量着朝臣,说道:“匈奴已屠我城,褥我国威,若不出兵讨伐,我国颜面置于何地?”
“辰慈何在?”皇帝道。
“儿臣在!”三皇子站了出来,对皇帝行礼。
“朕命你领兵十万,南征匈奴,踏破贺兰山缺!扬我国威!” 皇帝道。
“儿臣领旨,定不辱使命!”辰慈领旨后,各朝臣心中各怀心思。置伊将军不用,而启用三王爷辰慈,兵权渐渐向皇族倾斜,是否预示着朝庭将会有什么变动?
伊将军此刻心中的盘算着自己的心事,皇帝果然中计。站出来谄媚的说道:“皇上,谁都知三王爷能文能武,善谋略、善战术,年轻有为,此战必能取胜。”
身后的大臣纷纷:“恭祝王爷旗开得胜!恭祝皇上山河一统!”
皇帝依然看着群臣,但谁也不敢妄自揣测圣心。若真伊将军与程氏勾结,如同二十年一样,一去不返,况且他可以借这件事将兵权收回皇族,只要辰慈胜利后……这种事他不能赌,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伊将军回府后,特意吩咐调遣明月作为副将,随军伐奴,刚好趁此次机会调走明月。
“梅,此次我不知道此次会打多久。你留下来。”辰慈吩咐道。
“王爷!属下愿跟随王爷,护王爷安全。”梅坚定的向辰慈提出请求。
“无碍,我将松调回来跟我一同去,你要去四王府,护她安全,我怕伊府那边会动手了。”辰慈惴惴不安。
明月轻抚着踏燕,洛天站在身后,“明月哥哥此去不知要去多久,天儿……”洛天欲言又止。
“你放心,等我回来,便与你成亲。”明月头也没回,淡淡的说了这一句,牵着踏燕离去。
洛晴在四王爷府当王妃的日子实在无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偶尔写写词,弹弹琴,喝喝小酒,也没人来打扰她。只要这天下太平,这天下是谁的,与她何干?
而辰思也是无限多情,不仅成亲那日不愿意出现,更过份的是无数次求见奚府二小姐,却都吃了闭门羹,经常去明月楼等待那日的俊美公子,做了多少相思的诗词,长安城只道是辰思刚刚成亲,对自家娘子宠的不行,也只洛晴知道,她根本没见过他。
“你家王爷什么时候回来?等你家王爷回来,你就可以回去了。老待在我这里,也耽误你。”洛晴说道。
梅支支吾吾道,“王爷让我在这里保护小姐安全,没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但是小姐……”梅欲言又止。
洛晴知道她有事,看着她,手里把玩着桃花扇,却不说话,她在等她说。
“小姐……王爷他……”说这话,梅终于抑制不住,“王爷一去势如破竹,斩领军首级,匈奴落荒而逃,王爷趁胜追击,大势所趋,直捣匈奴主城,丰城。擒其主,安抚百姓,丰城百姓早对其主深恶痛绝,王爷的到来,百姓们额首称庆。可是明月将军突然退兵,王爷带着几千士兵被困丰城,匈奴见王爷落单,趁势而起,死灰复燃。王爷死守,半月有余,城里弾尽粮绝,王爷熏鼠为食,皇上想派兵增援,奈何伊将军按兵不动。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王爷坚持不了多久了…”梅带着绝望的眼神,对着洛晴说着这些。若是洛晴晴能去求求明月,或许事情还有一线转机,梅这样想着。
洛晴听见这些,放下手中的桃花扇,心下大致理出线索了,明月的突然的退兵,是跟伊将军商量好了要将辰慈置于死地吗?不对,辰慈一死,还有一个人获利。她便嘱咐红香收拾些必要的东西,偷摸儿去了一趟辰思书房,随后换上了男儿装,拿上她的桃花扇,离开了四王府。
洛晴急匆匆的离了王府,洛晴策马扬鞭,梅紧随其后。暗中一人扬嘴一笑:“终于让我们等到机会了,准备动手!”
洛晴策马飞奔,前脚刚出了城,却被一群人拦住了去路,洛晴勒住轡绳,不禁愁悬眉头:“这么多高手,杀我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到底是谁废这么大功夫要除了我,我又得罪谁了,梅对付得了这些人吗?”
洛晴说道:“各位好汉!事出有急,还请行个方便!”说罢将一袋银子扔了过去。那人接过银子,眼睛黑成了一条线,只见那人发出杀的手势,梅打算出手,洛晴说:“打什么打!还不赶紧跑!”梅诧异的看着洛晴,正打算跑,突然那队伍里的一半人已经倒下,另一半人恭敬的对洛晴说:“小姐受惊。”说罢便迅速离开,洛晴还想问问他们是谁?是谁派来的?可这些人已经不见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