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洛晴继续赶路。那些黑衣人在洛晴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的跟在两人后面。梅早发现了他们,可是他们好像并无恶意,一路相护,梅便没有相洛晴提及此事。
走了分叉路口的时候,洛晴停了一下,思索了片刻,梅在后面追着洛晴,提醒道:“小姐,向左是是郑阳,向右是贺兰。”洛晴没理她,听了她的话,往郑阳方向奔去。梅跟在洛晴身后,自己心里思索:“如果可以,她希望能丢下她,自己去救王爷,可是她也得保护洛晴小姐,她知道洛晴是王爷的心肝,若她出什么事,王爷会比死了更难受。”
郑阳城墙下,两匹骏马扬尘而来,洛晴看着这城墙,莫名的熟悉,莫名的伤感,“我是不是来过这里?”洛晴暗自想。
“杨将军,我此次前来,是想让你出兵!”洛晴道。
“你是谁?可有军令?可有圣旨?”杨将军问道。
“你看这是什么?”洛晴拿出从辰思那里偷来的一半兵符。“父亲上次到郑阳,便是为了策反,如今他已效忠皇帝,皇帝既然想让辰思继承皇位,兵符定在他手中,她也只是冒险一试,却也真的找到了。”洛晴心下想着。
“微臣领命!”杨将军虽不知这白脸小生是谁,看见了这兵符,便决定出兵,其实兵符对他而言毫无用处,还有一半在明月公子手中,要想调兵,得两道兵符合二为一。况且皇帝早已给他下了死令,绝不能出兵。但明月公子早有交代不要与她为难,既然她亮出了兵符,那也是师出有名。
辰慈许久未眠,固守城门,城外被围的水泄不通,而己方的援军到现在还没到,看来是非置他于死地不可了。那也必须拼死坚守,为了夺下这江山!
城里的将士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可是依然竖立于城墙上,俨然一副将士风范。任谁看了也会赞叹辰慈的治军之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将士们却不喊一声苦,依然坚持着。他才跟他的将士相处多久啊,能做到这个地步的,难怪他是辰慈!最多在坚持三日,辰慈默默的盘算着。
第三日,洛晴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到了丰城境地。杨将军道:“先前王爷已经将匈奴杀败,现在又守围半月,早已疲备,先派兵将粮草烧尽,匈奴军中势必大乱,然后我再带兵杀出去,灭了他们!”
洛晴皱着眉,像是在战场上打拼多年的将军,道:“有可取,也有不可取,城内被围困许久,将粮食烧尽如何解城中将士之饥?且敌众我寡,不宜正面交战。”她自己心里想到:“既然匈奴敢围,便是料定了不会有援军来,粮草更不会有,朝内必有内应,而这人地位显然不低。”洛晴未将此话说出口。
杨将军不再说话,心下有些不满,他一个将军竟让一个丫头在这里指手画脚,但是明月公子早有交代,他也不能与之违背。
洛晴见杨将军不说话,她便开口道:“王副将你带一队人打探他们的粮草何在,必要时率先转移。声东击西,梅你先带一队人从左边诱敌,那边势力最薄弱,敌人看见援军来了势必先慌了阵脚,杨将军你正面进攻趁其不备,擒王!”大家休息一会,待深夜我们出发,夜晚敌人会较松懈。”
“可是小…公子,你怎么办?”梅说道。
“放心,我自有办法,况且到时候敌军已乱,也顾不上我。”洛晴自信满满。
作者有话要说:
静国与程氏呈一南一北对峙,中间隔匈奴。静国都城长安,广陵在长安东南方。匈奴主城丰城。程氏占庐陵,庐陵有庐州、浮苍等地。而静国边界是贺兰。程氏从静国分离出去,妄想独自称国。各位看官,这程氏岂非痴人说梦?
此文属于架空,架空。
第8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夜幕降临,杨将军一行人马悄悄来至敌军后方,辰慈站在城楼上,望着敌军军营。却突然看着城下火光冲天,刀光剑影。他为之震惊,他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援军。他立马下令,打开城门,杀了出去,拼尽全力,背水一战。洛晴站在山顶,风轻吹着她的红色束发带,手里握着桃花扇,与下面的销烟遥相映衬。看着下面的战场,声声哀嚎入耳,她却冷静的出奇,这场景,她一定在哪里见过。她在心底默默的想着。
第二日天明,辰慈手握匈奴王的首级,众将士高呼,洛晴看着这一切,尸横遍野,血肉模糊,将士们踩着尸首,已不知是同伴的还是敌人的。晃动着胜利的旗帜,高呼着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