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边写边落泪,凌柔有些不忍,却知道这些她必须了解。
等姜云缓过劲来,凌柔转移话题:“侠女,昨天在箱子里,你坚持住了,没有晕迷,也许你已经不再害怕黑暗了。或许,你现在已经能说话了呢,要不你试一试?”
姜云闻言,张开嘴试了试,可惜还是没有声音。
凌柔用手摸了摸额头,想了想,也许在那场灾祸中,还有些什么细节,才促使侠女不能说话。但回忆太痛苦了,凌柔此时也不忍再追问。等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再问吧。
凌柔叹气,也许,等把侠女的口疾治好,她就应该会完全消散了吧。
但这话就不能跟侠女说了,侠女是个善良的好姑娘,就不要把让她留下和开口说话的这个选择题,弄到她的面前了,太残忍了。
侠女看凌柔没再说话,用手把地上的字迹抹掉。坐下冥想去见凌柔。
凌柔给了侠女一个大大地拥抱,道:“侠女,都过去了,以后都会好起来了。”
侠女点头。
****
侠女从冥想中退出来,把木盆里的衣服洗干净,看着池塘里游走得很欢快的鱼,突然就觉得很不顺眼。眼睛在在周围扫了一圈,起身去折了根树枝,手上灌注内力,哧地往水里一叉,叉中鱼身。
这一用力,姜云就觉得那颗压在心口让人有些喘不过气的石头,有些松动。于是扎起衣袖,奋力叉鱼。
一条、两条、三条……岸上的鱼越来越多。
付大婶正好做完地里的农活,拿着锄头回家,经过池塘,看到侠女在那里叉了那许多的鱼。
“哎哟,我的天勒,凌姑娘,你太厉害了,弄了这许么多鱼。哎哟……你怎么没拿个装鱼的盆子呢。你等等我啊,我回家拿去。”说完,扛起锄头,飞快地往家里跑去。嘴里已经开始念叨着,这么多鱼,我是做酸菜鱼好呢,还是红烧好呢,这真是件幸福的烦恼。
姜云听到付大婶说话,把手上刚叉到的鱼放下,就没在动作了。
此时憋在心里的那口闷气出了许多,她丢掉手里的木棍,洗干净手,放下袖子,等着付大婶来装鱼。
付大婶到家,拿出一个大木桶,对着正坐在院中,手里拿着刻刀在雕刻什么的聂琝道:“聂公子啊,想不到你表妹叉鱼的手艺这么好,那岸上,满蛮一地的鱼呢。你们这是祖传手艺的哦,真真是厉害哦。”边说,边出了院子,往池塘赶去。
聂琝闻言,抬起头来。能叉鱼的,是侠女。怎么这么快就换人了,看了看手上的木头,难道他送的钗子就让她那么避之不及吗?
狠狠吹了一口气,把木头上的木屑吹落,一个木钗的大致模样显示出来。
第 32 章
姜云手里提着装了至少半桶鱼的大木桶走在前面,付大婶在一旁询问姜云,这么多鱼,能不能送几条给邻里?姜云无所谓地点点头。
付大婶高兴了,一路念念叨叨的跟在姜云后面回了家。
姜云走进院子,看到聂琝坐在石桌旁聚精会神地雕刻着一小截木头。她把手里的木桶放进厨房,之后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聂琝,有些犹豫。
之前就知道聂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次居然能找到她,更是厉害。那么她和凌柔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请教一下他呢?之前不敢问他,是怕他知道秘密,伤害她们,但这次他不辞辛苦地跑救她们,他是值得信任的。况且凌柔的情况不容乐观了,万一他有什么好办法呢?
姜云想通了,就几步来到石桌旁坐下,正对着他。
聂琝顿了顿,看了侠女一眼,问:“你有事找我?”
姜云郑重点头。
聂琝停下手上的动作,等着她说。
姜云却没有立刻动手写字,而是等着付大婶拿着小木盆装了几条鱼出了院子后,才用手沾了碗里的水,在石桌上写下:请帮忙。
聂琝本就被姜云主动找他勾起了好奇心,结果,她还要等人走了才写,更是有些增添了些许神秘。此时见这三个字,很是诧异。他也正视起来,整理了下身上的木屑,转过身,面对她道:“你接着写。”
姜云低头写:你认识大师,有关灵魂。
聂琝皱眉看着这几个字,突然就想起之前在舅舅书房里看到的内容了。
此时凌柔在身体里看到了姜云写的字,明白了她要做什么。心想,得赶紧阻止她,不然她会把底细全漏掉的。现在也不是找理由说服她的时候,聂琝那么聪明,必须让他们分开。低头想了想,开口道:“侠女,我好不舒服,你能马上来见我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