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初苒_作者:万九儿【完结+番外】(227)

2018-11-23 万九儿

  围在外头的赵钺截了这封洋洋数千言的求助信甚是犹豫,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着人先送回雍都去呈给萧鸢。

  赵钺担心这样上疏若真是送抵了晟京,舜纯会不会疑心衡山王遭遇兵祸危机,不仅不忙于抵抗,还有闲情花时间在这等无用的事情上,从而看出破绽。

  萧鸢拆阅了赵钺的传书却乐得哈哈大笑:「三皇兄就是这样迂腐的秉性,这一点大皇姐是极清楚的。依本王看,就是这件无用的东西才最能迷惑京里那位正做春秋大梦的驸马爷呢!」

  莫青也笑个不住,忙遣人将衡山王的上疏送往晟京。而萧鸢在这样频繁的兵马调动中,集结整合了建州精锐兵力,并联合东海郡和衡山郡,军力大增。成功在舜纯眼皮底下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舜纯业已听说了萧鸢的频频动作,直到他看见了衡山王不伦不类的上疏,才彻底相信萧鸢真的已被南越王说动,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建州以南。

  懿王造反的消息霎时间传遍了晟京,群情激奋之下,大家对元帝病情的疑虑减轻了不少,殷切的盼望着元帝可以快些康复,而不少朝臣心中也萌发了对元帝后继无人的忧虑。

  宋恒道仍是卧病,明暗消息都称其病势沉重。朝堂在舜纯与张廉的凝聚下,全然没有此前人心涣散的迹象,御史大夫卫远也明显在向他们靠拢。

  齐姜与琼州边民的民变愈演愈烈,数十年来两国边民间的小摩擦都被无限放大,两国间的外交已僵化到连聂鹏举都觉头疼的地步。百乌圣主则因为右贤王惨烈的死状而震怒,在王吉符百般挑唆下,百乌圣主下定决心要与大晟一战。而萧鸢这里显见得已成了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之势。

  局势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大大鼓励了舜纯,他踌躇满志,萧萝阳也已在开始赶制龙袍。舜纯似乎觉得自己登基称帝,已经近在眼前了。

  然而同样的局面在元帝看来,却与舜纯所想大不相同。

  南边三洲二十一郡交于萧鸢,元帝很放心;亲卫密使也已将「丹书铁劵」送至各藩王手中;王左干和聂焱处,也都接到密诏,他二人本就因为齐姜和百乌连日来的异动儿心生警惕,如今以洞悉了全局,更觉肩上有万钧重担,自此二人便互通消息,各自驻守一方,只听令于元帝。

  东郡王萧茂之则成功的吸引了舜纯的注意力,自从那日听张廉说起,宋恒道曾经打算联络东郡王并拥立其称帝之后,舜纯便将萧茂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惜,萧茂之坐拥雄兵十万,背靠战神聂焱,面朝晟京,委实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想要降服费时费力,若是不除,舜纯又日夜难安。

  这日,元帝一行抵达了琼州,却并不着急去将恭王。倒不是恭王不可信,乐熠总觉恭王年幼,治理一方的能力也甚欠缺,若是让他见了元帝,只怕会走漏风声。元帝深以为然,乐熠便悄悄请了大行令聂鹏举出来会面。

  聂鹏举见了元帝,大惊失色。晟京发生宫变的消息令聂鹏举骤然理解三弟聂焱为何会遭人陷害,也明白了元帝对聂焱诸多倚重的苦心,心中感激。

  得知元帝想前去齐姜会见大祭司王荻泓,聂鹏举极力反对,他处理双边事务多年,经验丰富。事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完全可以猜测到,能将一场简单的民变演化得这样复杂,定是由国内政见分歧造成的。乐熠很赞同聂鹏举的说法,不仅他也有些同样的感触,尤其飞鹰堂搜集到的密报中有一条是关于「都护司马耿默甚得世子荻穆倚重,言听计从」的消息,如今看来,只怕不单是耿默作梗这么简单,而是齐姜世子与大祭司王荻泓已然起了分歧。

  现在的齐姜,无异于凶险之地,慢说是去面见大祭司王,就是想给荻泓传个信儿只怕都是不易的。元帝很是失望,不料琼州竟是白来一趟。

  所有人皆不知道,其实,荻大师早已让两位铁血护卫的百夫长,带了极重要的信息潜入大晟去寻元帝。

  日前,元帝还在建州之时,这二人就已抵达晟京,听说元帝病重的消息后,他们先去寻忠义侯乐熠打探。哪知到了忠义侯府外,深谙秘术的他们就发现侯府已被人严密监视,且忠义侯根本不在府中。两人嗅出其中非同寻常的气氛,决定潜入宫中查看。

  大晟宫里,穆风伪装成元帝一直卧病在紫宸殿内,连初苒也无法顾及,生怕一个不慎泄露了身份,则全局皆乱。

  这日夜里,轻眠的穆风便听到熟悉的异动,打过照面之后,他赫然发现来人竟是齐姜来的温氏兄弟。穆风在来大晟之前一直跟在荻泓身边,对这两人焉有不认得的道理,更深知这二人铁血护卫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