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眼底盈满笑意,初苒能来琼州找他,天知道他有多惊喜,他只想听初苒说一句惦念的话,可初苒却呵欠连连,一本正经的说了半日,都是些什么温玄植、雷兴…半句也没扯到他,现在终于瞧见这丫头面露难色,躲躲闪闪,似是百般难得出口一般,他怎能不暗自好笑。
「都是阿苒不好,阿苒没有照顾好公主…」初苒猛地抬头,话刚刚出口,积蓄已久的情绪便骤然失控,珠玉般的泪扑簌簌落下,初苒泣不成声,停也停不了,只是一遍遍反复诉说:「…紫嫣死在乱戟之下,王内侍也是,阿苒没用,阿苒救不了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看着…」
元帝的笑容忽然僵在脸上,脑中空白,他万没有料到自己逼出来的竟是紫嫣的死讯。
初苒从来遇事豁达,如此低迷只有两回。一次是萧若禅死后,她整月都少言寡语,恹恹不振,这次却是为了紫嫣——怪不得他方才就觉得她有些喋喋不休、东扯西拉,原来竟然是因为愧疚于紫嫣的死而恍惚。元帝忽然心疼,揽过初苒不住颤抖的双肩,长长叹息,紫嫣与萧若禅一个是纯真烂漫的皇姐,一个是玲珑剔透的幼弟,两个皆是不流于凡俗,令他极怜惜之人,可惜却又都是一般的薄命,一般的命运多舛…
元帝收紧了双臂,兰麝般的馨香驱散了心头的冰寒,幸好他还有一个最珍视之人相伴身边,元帝脸颊贴了初苒的额,似是自语,又似是抚慰:「朕听母后说过,先孝诚皇后是极慈爱之人,皇姐此去必能常欢孝诚太后膝下,父皇也是疼她的,多次带着朕一道去北三宫看望皇姐。现在有他们护佑,皇姐再不会受人欺负。」
元帝徐徐絮念,声音磁沉如梵音低唱,安抚了逝者的亡灵,也揭去了压在初苒心头的大石。倚在元帝肩侧,初苒止了痛哭,低低地啜泣,感受着元帝坚实的心跳,初苒沉沉睡去。
星辉也变得柔和,象逝者的眼眸,永恒注视守护着仍在凡世浮沉的亲人。
元帝横抱了初苒步向床榻,仿似又回到了昔日的凝华殿,小心的将初苒圈在怀中,在她皱起的眉心轻轻印吻,烛光摇曳,元帝也渐渐呼吸匀净,仿似是找回了牵挂之后的安然。
然而,一夜下来,两人却都不曾歇息的好,初苒一夜梦呓,不是哭泣着寻找紫嫣,就是惊呼着「快走!」几番折腾,元帝都百般抚慰,待二人再醒来时,竟已日上三竿。恭王含笑不语,乐熠却一脸晦色。
第134章齐姜之乱
初苒的真实身份除了大行令聂鹏举和乐熠,旁人并不知晓,包括恭王萧悦之。见这位名唤阿苒的女子身着绯红襦裙,与自己府中侍女一般无二的打扮跟在元帝身边,萧悦之除了面上笑笑,却不好多问。既然她千里迢迢而来,多日愁眉不展的皇兄也因她展颜,想来是皇兄宠爱的女子吧。
元帝不言破一则是为初苒安全,二来是怕初苒念念不忘紫嫣,是以,整日都绝口不提旧事,只拿眼前的要务来说。
恭王、聂鹏举听闻元帝已决意再次与齐姜结为同盟,便也不再坚持,众人正商议着该当如何探清齐姜国中情势之时,外头却传来噩耗——山阴王薨了,胶西王下落不明,两处封地现在皆已沦陷。萧鸢增兵山阴,力图封锁剿灭,以免「傀人」侵入建州。
元帝闻言色变,也即刻着令分兵胶西,寻找胶西王下落。
初苒不禁困惑,一路走来时,就听闻山阴、胶西、衡山三地「傀人」之祸最重,是以初苒一直与穆风留意这三方讯息,衡山郡已被赵钺荡平,山阴、胶西据说也渐渐主动,控制得当。二位老王爷虽说年迈,但都身体康健,老当益壮,且有袭位的世子辅佐,怎么这才两三日功夫,数万精兵就溃不成军,连老王爷都护不住了呢。
这日深夜。
一直在两军前沿打探,试图潜回齐姜的温玄屈却忽然折返,给乐熠带来一人。乐熠不敢怠慢,立时求见元帝,初苒与元帝在此时此地见到来人吃惊不已——这人身材魁梧、须发皆白,正是齐姜大祭司王荻泓。
初苒上前扶了荻泓的手臂惊喜异常,老人却潸然泪下,满怀苦楚。
荻泓事先也不曾料想元帝竟会在洮城,当年他就是与景帝在此会晤,请求大晟援手齐姜。五十年后,他已白发苍苍,却又再故地重游,为得还是同一件事,教他怎能不苦涩难当。
三人倾谈之下,元帝这才知道,荻泓月前曾派出身边八名铁卫:其中两人前往大晟报讯,即温氏兄弟;又两人前往百乌探听消息,现业已返回复命;可唯独分别前往齐姜四郡寻找「傀人场」的四人,至今音讯全无,一个都不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