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学会了个打趣人,当心我打你!”
宁宛早笑着跑远了,薛凝嫣紧跟在后面追了上去。余下几个丫鬟侍卫也笑了起来,将马车安顿好,跟着两位主子上山去。
翠屏山上只修石阶,上山下山皆是这一条路。石梯不宽不窄,四人并行恰可,五人并行便略显拥挤了,若要六人并行,少不得要挤下人去了。
“你从前来过这没?”薛凝嫣问道。
宁宛摇摇头。她虽已到了朔京两年,可只听得同福寺的名字,自己还是头一回来。
“你竟没来过。”薛凝嫣感叹一句,低头瞧见宁宛腕上带着初见时她母亲送的那条荷花纹样的金链子,于是说道:“这链子便是当年我娘带我来寺里求的。”
“舅母曾说过,你我一人一条。”
薛凝嫣便将她手腕上那条也亮了出来:“那年我烧得厉害,好不容易捡了条命回来,等好净了,娘就带我到这来,求了这链子来。”
“舅母自是最疼表姐的……”宁宛说着,脸上已有了落寞。
薛凝嫣瞧见,知她是想起自己母亲伤心,便转了话题:“我只说这都是骗人把势,偏没人信我。你估计不知道,这同福寺里最厉害的不是住持,是一个法号叫……叫什么来着?”薛凝嫣问向灵沫。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您触发任务:大战!京郊同福寺!
嘿嘿嘿,此番又是一次奇遇哦~
第78章 山寺(下)
“是玄衍大师。”灵沫提醒道。
“对,就是这个玄衍,是个老僧人,据说参透了什么佛法,是得道高僧,可惜啊总是出去云游。那年我来时,他还在这,不知今年在不在了。”
“听说玄衍大师可以预知后事。”落花显然是听过这个老僧人的,故而兴奋地说道。
“什么玄之又玄的事你们也信。不过是骗人的罢了。”薛凝嫣浑不在意地摆摆手。
“若有幸得见,倒也是赶了巧了。”宁宛说道。
“你见了他便知了。不过一个白眉老爷爷,就同那个钦天监的姜大人一样。”
这么一说宁宛便知了,那姜大人她见过许多次了,一个白胡子白眉毛的老爷子,时常眯着眼笑,倒是一点看不出是钦天监的大人。
一行人又爬了有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在日上中天时,到了同福寺。
今日不是什么节日,寺庙里来往的人也不多,只有几个僧人时不时经过。朔京城数的上名号的人家,像恒亲王府、定国公府,在同福寺都是有专用的厢房的。那寺门口的僧人见得这有两位姑娘过来,瞧其身上衣着便知是哪家小姐。
落花和灵沫上前去,将恒亲王府和定国公府的牌子给那小僧人看了,那小僧人便领着众人到了两府的厢房。
原是不挨着的,因只有宁宛和凝嫣两个,故她两人倒是一起到了恒亲王府这厢房里。
“寺里有素斋,两位施主可要先用了斋饭?”那小僧人倒也客气。
“我们先去拜过佛祖,再摆饭吧。辛苦小师傅了。”薛凝嫣来过几次同福寺,大抵知道这里规矩,故而她上前说道。
于是宁宛便和凝嫣一道先至正殿拜过了佛祖,又回了厢房用了斋饭。
“惯常吃家里那些东西,如今吃了这寺里的素食,倒觉得更好些。”宁宛尝过后,同薛凝嫣道。
“这寺庙别的不说,斋饭倒做得极好。想来许是清净之地,连那吃的也跟着清净起来了。”
吃过饭,又歇了中觉,至下午两人才起来。由薛凝嫣领着,到寺里各处看看。
又到千年古松那,写了许愿的签子,栓了红绳挂在树枝上。
那古松上结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绳子。早先年的,已在风吹日晒中失了颜色,挂着的签子也几不可辨。新结的绳子仍是鲜艳的红色,被风儿吹得轻轻晃动。每一个上面,都满含了祈愿之人的诚心。
宁宛瞧着满树的红绳,又想起那每一个的后面兴许都是一个家庭,一时又感慨了起来。
命运,究竟是什么呢?
“小姐,那玄衍大师云游回来了,两位小姐要不要去看看?”
两人正在此处对着千年古松伤怀,忽灵沫过来,同她俩说道。
“那老和尚竟回来了?可真是赶了巧了。”薛凝嫣笑道,“那大师有意思得很,宛儿,要不我们也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