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_作者:晴二初(645)

2018-11-22 晴二初

  一时朝中争论、请愿之声此起彼伏,宁宛却越看越觉得,这架势,大有架空当今圣上,齐王一家独大之趋。真是何等精妙。

  怪不得一早就切断了朔京同外面的书信往来,怪不得一月的时间,关于页城所有的一切都音讯全无,没有任何铺垫,圣上身负重伤的消息才能掀起惊涛骇浪,在有心之人的安排利用之下,恐慌之感只会愈发蔓延。

  到时,就不只是朝堂上这些人争论不休,那恐怕是整个朔京的百姓都要请愿他齐王早日安排朝中事务了!

  彻骨的凉意,让人心惊。而宁宛明白,这只不过是个开始,真正的局,恐怕还在后面。

  “殿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殿下还请莫要推辞啊!”

  “圣令不在,殿下又岂能抗旨而行?”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敌当前,岂容犹豫?”

  “你们分明是借机生事!若真为大周着想,又岂会半分不提援军一事?”

  “大军行进也需时间,阁下不带兵打仗,恐怕太过想当然了吧!”

  “各人心里什么心思各人知道,有些话无需臣下说到明面上!”

  ……

  眼见着争论愈演愈烈,齐王却没有一点想要平息的意思,福临盛早急得满头大汗,安国公定国公面上已有怒气,宁宛终是不再忍下去了。

  圣上赐她摄政郡主的身份,她便不能眼见着这般无谓争论平白增添变数,她也无法任由这背后不论是齐王还是淳王的阴谋一点点发酵。

  “诸位嚷够了没有?”

  看似平淡的一句,却仿佛带了那位远在页城的帝王的威严之气,让方才还一片喧闹的正殿陡然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个一直沉默的摄政郡主。她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面容平静,眼神却好似蕴有千层寒冰。

  在这之前,没人会想到一个姑娘能够以摄政之名踏足正殿,更没人能想到,她有这般气势,在这么多人面前仍面色如常,气息丝毫不乱。

  “本郡主闺名宁宛,表字蕴安,皇爷爷亲赐封号长宁,其中字字皆是圣上、祖父对天下的期盼,而如今,你们看看这个大周,这个朔京,何宁何安?”

  稍显空阔的大殿之上,宁宛清脆的声音仿佛带了回音一般,字字敲击在人的心上,已经有人感受到了一股久未感受到过的威压。

  宁宛冷笑了一声,复接着道:“皇爷爷和宁王,还有我夫君靖襄少将军,尚领着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奋战,而你们呢?”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互耍手段,置家国天下于不顾,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学问?对得起你们的官位?对得起天下苍生吗?”

  “前线尚在拼死御敌,朔京便要先行‘沦陷’?我今天便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自私自利,敢将整个大周置于危险之地!”

  宁宛说罢,自腰间取下金玉令,高举而起:“圣上有诏在先,齐王叔叔若遵诏书行事,功过自有圣上评判,可若谁妄图扰乱朝纲,本郡主便行金玉令之权,就地查办!”

  “圣上之命,微臣莫敢不遵。”太傅大人楚潜立时便行礼,紧跟着六部尚书亦纷纷随其后表明忠心。

  宁宛看向齐王元启檀,他双眼微眯,却是突然轻勾嘴角:“长宁所言极是,父皇之命,我等自该尊崇,今日多亏郡主提点,才能让我朝中诸位没有自乱阵脚。”

  “齐王叔叔抬举长宁了,长宁不过是奉圣上之命行事,只为保我大周河山安定。”

  齐王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众人只道长宁郡主颇有魄力,敢力挽狂澜,却不知,宁宛自正殿出来时,早已双手冰凉,后背尽是冷汗。

  那日之后,宁宛见薛凝嫣的第一句话,便是:“齐王恐怕要行动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还是后天更新

  第298章 惊蛰(下)

  “你说什么?”薛凝嫣才咬了一口果子,听见她的话一个愣怔,好艰难地将那果子咽了下去,“圣上不是还在页城打仗吗?他行动?他怎么行动?”

  宁宛苦笑:“正是因为圣上在页城,他才要趁虚而入。若真让他做成了,你我会如何尚不得知,恐怕圣上、凌远他们便连朔京也不能回来……”

  “你何以这么肯定?”薛凝嫣还是不太相信。虽说她也觉得久未听闻页城的消息有些奇怪,可如今大敌当前,齐王敢行大逆不道之事,难道就不怕整个大周沦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