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养成手册_作者:蓝江陈(73)

  莺莺遣红娘问他何日进京,崔母同样答应给他置办一路所需。

  出乎意料的是,张君瑞告诉路珞瑜,他决定明天就启程进京。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恋眷之意,当即叫随身的小仆收拾好不多的行囊,喂饱马匹,最后他独自在院中发呆,回想这几个月来的经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深刻的日子。

  他年纪不小了,很快便二十四,湖海飘零久,孑然一身孤,抓住了青春的尾巴,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段不那么轰轰烈烈却刻骨铭心的爱情。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这份美好继续下去,别无他法,唯有搞定丈母娘,这是一个男人的必修课。

  他决意明日就启程进京,不是因为见不到莺莺。在河中耽搁了太久,离秋闱本就时日无多,加上大考前的打点和复习,都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普救寺不是他心中的安静地方,只要想着莺莺就在身旁,哪里还能看进书?

  所以说很多书生梦想的红袖添香不过是文人的无聊想法,真有红袖在侧,琴瑟在御,烛影摇红,还看什么书?红袖会问你,我难道还没书好看么?

  张君瑞想到此处,心中柔软,崔莺莺婀娜的身姿和羞怯的表情如在眼前,触手可及。正陶醉着,不自禁伸出一只手,猛地睁开眼,眼前是那可恶的和尚。

  “惠明法师。”张君瑞起身行礼。

  卓刀泉合掌回礼,现在的张生气度从容,不复小受模样,看着挺顺眼。

  两人在亭中坐下,张生先开口:“多谢法师多日来的关照,小可明日便要离开此处,若能荣归,当重谢大师与红娘姐姐为我计冰人之礼。”

  惠明和尚笑道:“我相信你一定能高中,而且是头名状元。到时如小僧还在寺中,必定上门讨一杯喜酒。”

  张君瑞没有谦虚,重重点头。

  和尚又给他教导:“如果你真的高中,籍入吏部,雁塔题名后,安排官职,你须得选择外出做官。循例不能回你家乡为官,不如就选择在河中府,这河中府如今混乱,武官掌权,虽是一府,其他人必定不肯蹚浑水,而乱中方显作为,如今河中屯兵势力最大的杜将军与你是故交,镇压一个河中府易如反掌。”

  张君瑞仔细思索他的话,然后起身离开座位,深深拜了下去,不同于以往做戏似的跪拜,这一礼端端正正,无可指摘。

  “多谢先生教我,君瑞记下了。”

  ……

  这是卓刀泉和路珞瑜进入这个世界第一次真正看到外景,在城北的十里亭中,来时暮春天气,于今已然秋深。

  崔母郑氏摆下宴席,也就是简单的饯行薄酒,祭过祖神,热热闹闹的一行人终于渲染出一点离别的情绪。

  崔莺莺知晓张君瑞今日就要上京应考,早有准备,没有哭哭啼啼,执杯劝酒,神色平静。卓刀泉代替法本长老来送行,与张生同坐,经过一晚上,老夫人神态平和许多,不忘劝勉张生。

  “张生,你向前来,不要回避。老身答应把莺莺许给你,望你到京师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官半职回来。”

  张君瑞行礼叩拜道:“小生托夫人余荫,自负胸中之才,自是不敢稍有懈怠。”

  和尚帮腔:“夫人主见不差,我看张生不像是会落后的人,小姐也请多放心。”

  老夫人懒得理他。

  崔莺莺给张生倒了一杯酒,交由路珞瑜递给他。

  今天她没吃早饭,路珞瑜知道她吃不下,只得宽慰几句。

  老夫人知情知趣,又或是看到那个光头杵在对面不舒服,由两个丫鬟扶着先上马车回去了,把空间留给年轻人们。

  郑氏走后,亭子里的两男两女都算是自己人,小姐或许和和尚不太熟,其他三人见过多次,张君瑞把红娘和惠明法师当做自己的媒人,态度恭敬。

  前回好友杜确和他打听惠明法师,言语中透露出不小的兴趣,张君瑞和和尚相处得久,经过昨夜一番长谈,更是觉得惠明法师深不可测。

  路珞瑜和卓刀泉对视一眼,很有默契地起身离开,一前一后顺着山间小路往上走。

  亭子里只剩下两人,张君瑞坐过来拉着莺莺的手说话。崔莺莺面对自己的意中人,终于把所有小女儿的柔弱姿态展露出——

  “张郞,你这一去,少不了要几个月,不管得不得官,尽早回来。”

  张君瑞握着她的手,态度很坚决:“我这一去,不考取功名,如何回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