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作者:柳锁寒烟(378)

  胤祥跟在他后头走了两步,突然落下两行泪来,红着眼睛笑叹:“没想到索额图打我一巴掌,反倒帮了大忙了。”

  “别哭!”胤禛回头塞了张绢子给他,顺便深深地看了一眼行宫华源阁黑黝黝的大门,这才牵着弟弟走了。

  太子有造反的主观意愿,却因为胆小怕事,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去,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康熙不知作何感想,总之他连续好几天闭门不见人。胤祥在门外给皇父磕了个头,却始终没有见到康熙的面。他经此一劫,又想到回京之后必然面临的狼兄虎弟之争,不由心下茫然,活像小了几岁似的,每天亦步亦趋地跟着哥哥。

  以至于胤禛每次回头,都对上一双亮闪闪的眼睛,或是见他趴在桌上无聊地摆弄茶杯玩。有时候竟让胤禛产生一种“我是不是把儿子或者狗带出来了”的错觉。

  索额图被捕下狱,太子却只是被拘在华源阁不得外出。皇帝还没有决定好到底要怎么处理这个心爱的儿子,他们这些“其他儿子”,也只能陪着装孙子——不敢外出,也不敢见外人。

  胤禛因而得了好几天的空,用作安慰弟弟,也仅限于猫在皇帝看不到的角落里吃点好吃的。

  这点虚幻的快乐只持续了短短七天,康熙寝宫紧闭的大门终于开了,皇子大臣被召集起来议事,准备銮驾。老皇帝要离开山东这个伤心地,回紫禁城疗伤了。

  然而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太子该怎么带回去?是如同来时一样,用风光无限的皇太子銮驾;还是如索额图一般,视作阶下囚?

  第169章

  苏杭的官员、富商斥巨资造好了美轮美奂的行宫别院。福建新建的水师整装待发, 跃跃欲试等着接受皇帝的检阅。两江总督前天还在过问进献“万民伞”和各种祥瑞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岂料圣驾只走到山东,却突如其来地下道圣旨, 宣布打道回府。

  官方的原因是皇太子略染小疾, 皇帝心疼儿子, 带他回家养病去了。

  这样的解释只能糊弄住一干消息不灵便的微末小吏,却瞒不过京城里那些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人精们——索额图被抓起来了, 光这个消息就够大阿哥、八阿哥一众人额手称庆的了。

  八阿哥更是接到安郡王世子华屺的来信:“……奴才与四爷、张廷玉奉旨带兵包围行宫,行至皇太子的居处华源阁门外, 恰好听太子向十三爷说‘我追封你亲额娘做贵妃’。”

  他更是激动得眼中异彩连连,暗自在心中叫好。

  这话虽然是断章取义,却刚好卡在了最引人遐思的地方——到底是胤祥没答应跟太子共同起兵,太子百般拉拢;还是他答应了, 太子兴奋之下许以报酬?

  这中间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多了去了。莫非张明德真是有些神通的?他说自己天命所归, 几天功夫就传来这样的好消息,一连扳倒两方政敌。

  九阿哥兴奋地说:“可算逮到老十三的把柄了,八哥, 我这就联络御史台的人,参他个大不敬之罪,最好能把四哥也拖下水。”

  “慢着。把这事告诉老十四知道。”

  九阿哥一愣:“八哥?”

  八阿哥负手而立,嘴角噙着自信的笑容:“攘外必先安内。十三弟造反都不忘为敏妃谋一份体面, 这样的母子情深。我们也该帮他鼓掌喝彩,叫十四知道知道。”

  “姐姐是在跟本宫开玩笑吧?”

  绣瑜看着惠妃身后含羞带怯的女孩, 缓缓笑道:“惠姐姐有所不知,我那弟弟是个傻的。他跟前头福晋伉俪情深, 董鄂氏故去尚不满两年,下回选秀的时候再说吧。”

  惠妃带来的大福晋娘家的小姑娘伊尔根觉罗氏,今年已经十六了,哪里还有下回选秀?她这话就是相当于婉拒了。

  岂料惠妃却端坐在炕上,不以为然地笑笑,大刺刺地说:“妹妹说笑了。什么妻去守三年,那是汉人的说法。咱们满人哪有爷们儿房里没人的道理?长嫂如母,乌雅太太不在了,这事儿当然该由你做主。成不成,给个准话儿,何苦这样搪塞姐姐我?”

  绣瑜无语地端茶送客,看着惠妃走的时候脸上明晃晃地写着不识抬举四个字,暗自纳罕:“现在这个局面,她凭什么觉得我会把兵权分给大阿哥?”

  晚上胤祚进来,知道这事笑道:“额娘不知,还有比这更可笑的呢!太子坏了事,大哥这几天走路都带风。今天当着兄弟们的面,拉着我说些什么‘我既往不咎’、‘你良禽择木’之类的话,活像自个儿已经位正东宫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