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_作者:容姝姑娘(204)

  下了课老师直接告到了宝珠那里去。

  这方法被禁止后,有的人家直接把自己的房子户口高价卖给了别人,拿着大笔钱搬到城里住去。

  买了户口的人要落户,村委会也没办法阻拦,只得给他们落。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孩子进学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宝珠都要被这些人气死了,这些人指的是湖东村和湖西村的居民。

  她辛辛苦苦建这所学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可以让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可以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不是为了叫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孩进来镀金的!

  “别怕,我不会叫他们得逞的。”宋玉安一个劲儿的安慰老婆,催着手下的人速度快一点,别到时候他这边还没弄完,就把老婆给气病了,那多得不偿失。

  这话说了一个星期,宋玉安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连听到风声的何耀宗都急匆匆的跑过来。

  “我听说来了个商人,专门联系想送孩子进明珠中学的富豪,房子户口连着土地,一家人给十几万,都卖出去三十几户人家了,你这边是个什么章程?他们这样换户口,可合法也可不合法,拦不拦的你倒是早说话啊。”

  知青回城热潮余威还在,城里到处都是没工作的人,所以国家这个时候其实是鼓励落户农村的,但土地已经分过了,落户农村了你就分不到土地,但是像湖东村这样,把宅基地卖了,包产地一次性七十年的租出去,也是一种方法。

  “没事,不用拦,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的确是过两天就知道了,湖东村三百户人家,那个所谓的老板挨家挨户的询问了几遍以后,有220户人家不愿意卖这个名额,他们对湖东村有感情,现在跟着种果树也能挣到钱,更何况城里人花大价钱想进的学校,那还能不好,所以他们不愿意花钱卖孩子的前程。

  剩下的近八十户人家,全部都卖了搬走了。湖西村两百户人家,也搬走了近九十户。

  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的人,村里的老人不听的叹气,有的人家有几个儿子,这个愿意走,那个不愿意走的,为了父母的养老问题起了争执。

  牛家那边有个老太太,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一生威风得很,平日里尽磋磨媳妇和小闺女。上了桌都是她和儿子吃干的,别人吃稀的,却没有想到她这四个儿子拿了卖房钱直接带着老婆孩子悄悄搬走了。

  独独留下她和小女儿哭天抹泪,一个劲儿的催着本家户族去帮她找儿子。

  人生百态,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湖东村的居民们看了个过瘾。

  但奇怪的是,这么多人卖房卖地,明珠中学却只增加了3个学生,其余的一百多户人家,竟然见不到踪影。

  一天,两天,三天——

  一个星期过去了,宋玉安忽然把那一百多户人家的房子土地都给接收了过来,房子该拆的全拆了,自留地里也找人去拾掇了撒上金麦1号。

  就连土地,也叫叶保国带着去一块一块的做了标记定了计划。脑子活络的人这才反应过来。

  哪里有什么大老板啊!这根本就是宋玉安见他们想出这个办法以后,自己花钱把湖东村的房子和土地都给买了过来。

  我的个乖乖,一户十几万,一百多户,那就是上千万啊!这宋玉安得多有钱啊!

  第92章

  宋玉安确实有钱,玉安1号前年就已经走出国门,作为建交礼物送了一批种子给某个小国。

  种子这东西藏不住的,别人只要有机会来华国,随便哪里都能藏下一颗两颗,还不如自己光明正大的送过去,在国际上名声好听,也能叫别人心怀感激。

  还有包括榴弹炮在内,宋玉安从苏联运回来交给国家的东西,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计的。

  这些,全部都是他为国家做的贡献。

  领导也曾经和宋玉安协商过奖励的事情,但是现在国家百废待兴,财政赤字,宋玉安自然不会开口要奖励,但什么都不要,那才是傻子。

  就着这个机会,宋玉安提了专利的事情,华国不是没有聪明人,事实上在这个时期,发明创造的东西特别特别多。

  但是因为法律不健全,专利法的缺失,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不要脸的外国人偷盗了华国人的专利去国外注册,最后华国人用的时候,还要自己买回来。

  前世宋玉安的研究院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在流传,听说有个老教授的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改良了一种种子,最后被他儿子的英国女友偷盗了,并且对方申请了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