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_作者:容姝姑娘(205)

  事后这儿子祈求父亲原谅女友,并允许他们结婚,直接把老教授气得吐血住院,醒过来以后撑着一口气和他儿子断绝了父子关系。

  宋玉安给宁老将军讲过这些事情,不设立专利法之后会带来的损失。

  宁老将军上报之后,上面果然很重视这件事情,足足比上辈子早了四年设立专利法,宋玉安把他所有的研究成果全部整理出来申请了专利。

  和华国建立了邦交的小国在知道这件事情,并且去年玉安1号大丰收以后,特地给了宋玉安一笔钱,算是专利费。足够宋玉安支付这次的买地钱了。

  搬走的村民还有亲戚留在村里,他们很快就知道了买他们地的人是宋玉安。

  这些人的反应不一样,大多数居然还为坑了宋玉安一笔钱而沾沾自喜,心里直后悔没有多要一些。

  可是,这到底是谁坑谁,还不一定呢!像何耀宗那样有眼光的人,可不多见。

  白眼狼都走了,村里的气氛一下子和谐下来。虽然有老人在闲聊的时候感叹谁谁谁不在,但不得不提,整个村子吵架的次数降低了不少。

  宋玉安趁热打铁,就明珠中学的招生做出了一份详细的规定。

  湖东村湖西村现有的三百二十六户人家,户口在湖东村和湖西村的,直系子女可免费进入明珠中学,七十年有效。注:一旦迁出户口,则作废。

  明珠中学的教职工(不论退休与否)直系子女,可免费进入明珠中学就读。注:一旦离职则作废。

  明珠集团旗下的员工,子女报考明珠中学的,可在普通学生录取分数线上减去二十分。凡在企业干满三十年的,直系孙辈可有四个名额进入明珠中学。干满五十年的,直系六个名额免费进入明珠中学。

  凡明珠中学毕业,高考进入省前十名的学生,以后直系子女可入明珠中学就读。

  条款有些丧心病狂,且和明珠集团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但还是那句话,这是宋玉安和叶宝珠的私人财产,只要不违法,人家想怎么干,那是人家的事情。

  不服?不服也得憋着!除非你看不上明珠中学,把孩子送别的地方去。

  买到村里房子土地的那几户人家,宋玉安也没为难他们,既然花了钱,这样的望子成龙,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吧,反正也就这一次。

  不过宝珠还是把几家的家长都叫来开了一个会,着重讲了如果孩子在学校有横行霸道,欺压同学的行为,明珠中学有权开除学生。

  之后还一家给了一本校训。

  花了十几万,哪里能叫别人开除,但他们倾家荡产的才买了房子吗,再看看人家,眼皮子都不眨的就能买下几百户,他们哪里还敢看不上宋玉安,回家就逼着孩子背校训。

  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

  “老子花了十几万还成了农村人才把你送进去,你给老子好好读书!不准惹事,否则老子打断你的腿!听见没有!”

  他们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生意做的越大,越是发觉文化的重要性。

  反正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对他们做生意都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才想尽办法移民到湖东村。

  而那些有工作的领导,是不屑于这条路的。

  因为家长管得严格,这几个孩子倒是比在原来的学校规矩了不少。

  且明珠中学的教学质量在那里呢,一时间成绩都有了提高,几位家长纷纷感叹,名校就是名校!这钱果然没白花。

  猛然间多了上千亩土地,宋玉安一下子忙得不得了。

  “安子啊,这么多地,你这要咋整啊?”三婶坐在石榴树底下给娃做布鞋,见宋玉安过来,担心的问道。

  “没事儿,婶,咱们自个儿种不了,可以找人来种。”宋玉安早就想好了,村里剩下的这些村民都是好说话的,他打算用自己的地和别人换一换,争取把这一大片土地连起来。

  远处的山地,全部种上果树,隔个几十亩,就盖一栋屋,到时候请人去看果园,外村里有的是一家几兄弟结了婚还挤在低矮小草房里的,包吃包住,按月发工资,他们应该乐意来。

  “管理这方面我也想好了,长工那肯定是要请的,请上十来个,浇水施肥的,再另外请人,先挨过这几年吧。”

  等过几年,自动化灌溉的成本再低一些,他就全部换成自动灌溉,能省下来不少事情。

  “你有计划就中。”

  宋玉安当然有计划,村里不稳定的都给清出去了,剩下的这些,不论他们是真的对故乡有感情,还是道德感强烈,总之过了这场试探,那宋玉安就愿意继续带着他们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