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英雄,可不是你李建成说了算的。”说着,薛举不耐烦地道:“总之你要不开城门,要不就继续看着他们死。”
薛仁杲在一旁道:“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你这位太子殿下眼看将士惨死,而袖手旁观的事情宣诸于天下,不知到时候,天下人会怎么议论你。”他是薛举的儿子,与之性情一模一样,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
李建成虽对他们父子恼恨万分,却又无可奈何,这会儿不禁后悔起之前没有听薜万彻的劝告,即刻撤兵回长安;只是……薛举来得这样怕,就算他要退,时间也不足够。
眼见薛举又开始杀人,薛万彻道:“殿下站在此处亦于事无补,不如先行回去,慢慢再商议对付薛举的法子。”
李建成也不愿再城楼上多待,逐顺着他的话,下了城楼,他一走,这薛举杀得也有些无趣,再加上他们征伐一日,这会儿早就已经是人困马乏,逐停了这杀人举动,命士兵就地安营扎寨,等明日再逼李建成开城门。
李建成回去后,负手不断在屋中来回走着,如今李元吉等人败走长安,八大总管一个都没有回来,他身边只剩下薛万彻等少数几人,偏薛举又大军围城,情况实在是大大的不妙。
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得不低头
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后,李建成终于停了下来,盯着站在眼前的几人道:“想了这么久,可有法子?”
薛万彻等人面面相觑,谢叔方拱手道:“启禀殿下,唯今之计,只有等长安城来援。”
李建成额间青筋暴跳,脸色极其难看地道:“这于我来说,与开城门让薛举进来有何分别?我要的,不是等援军来救,而是赢!”
他这个话实在太为难薛万彻等人了,士兵低落,人数又不足敌军一半,赢……谈何容易!
“可是……”不等谢叔方说下去,李建成已是抬手打断,不容置疑地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总之这一战,一定要赢!”
此仗,大唐或许还输得起,但他……万万输不起!
见李建成这般态度坚决,谢叔方只得咽下了嘴边的话,转而与薛万彻他们一道思索着解围的法子。
若李元吉不曾大败,八大总管不曾离城难归,要赢薛举并非难事,但现在……实在是难!
这一夜,对于李建成来说,异常的短暂,感觉未过多久,天边便已经泛起了晨光,朝阳自云层中渐渐升起,但令李建成绝望的是,虽一夜苦思,但他们并未想到办法,对围困在城下的薛举大军束手无策。
而这会儿,李元吉亦陷入两难之地,他本欲直接退回长安,但思及被困于城中的李建成,又犹豫不决;他心中清楚,经此惨败,他们已经失去了击败薛举的最好时机,李建成虽然仍有二十万大军,却陷于被动之地,只能死守城池,一旦薛举破城,后果……
李元吉与其感情最是深厚,再加上这又是他惹出来的祸,有意回援,但是昨日一战,他损兵折将,八大总管剩了四个,带出来的八万将士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不足四万余人,凭这点本钱,想要与士气正盛的薛举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难道……真的只能撤回长安?可是等长安整合军队来救援,恐怕城池早就被攻破了,大哥亦生死难料。
怎么办?怎么办?
正当李元吉烦躁难安之时,刘文静向他出提出一个建议,暂时不回长安,而是与在附近的李世民会合;后者已成功阻截钟俱仇,手中的五万兵马并未损折多少,若得这股生力军加入,足可解薛举困城之忧。
“不行!”李元吉最是不服李世民,这会儿听说要向后者求援,自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当即拒绝了刘文静的提议。
刘文静心思敏锐,又岂会不知李元吉的念头,拱手道:“属下明白殿下为难之处,但薛举大军随时会进攻城池,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
李元吉脸颊一搐,他知道刘文静与李世民亲近,所以从一开始,就甚是不怠见后者;如今这话更是字字刺耳,冷声道:“你言下之意,是说我不顾大局了?说破了天,二哥手中也只有五万人马,薛举却有五十万,你真觉得,他们可以以一敌十,扭转战局吗?”
刘文静并未因他的话而激动,平静地道:“殿下与秦王皆是自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殿下不能胜,秦王自然也未必能胜,但有了这五万生力军,救出太子殿下的机会,却是大大增加;殿下之所以停于此地,想必也是因为放心不下太子殿下!”